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拜师学艺自创品牌—哈尔滨呼兰早土豆“抢回”冰城市场
2012-04-05 10:38:1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柏胜 王大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5日讯 眼下,当大多数农民还处在“冬闲”状态时,哈尔滨市呼兰区兰河街道办事处原野村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却已忙得“脚打后脑勺”,家家户户忙着切土豆“栽子”(土豆种子)、平整菜园子、扣塑料大棚,社员们按照早土豆市场供应量排好生产顺序,分别进行早土豆选种、育苗等种植准备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原野村不但注册了“原野牌”早土豆商标,而且不断升级改良产品,占领了哈市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了远近闻名的早土豆之乡。

  辽宁学艺,抢回本埠市场

  原野村早土豆能成气候,在于龙头“利农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拉动。合作社理事长张本禄说,5年前,原野村的早土豆上市时间要比辽宁早土豆晚半个月,卖不上好价钱。于是,合作社派出村民到辽宁学手艺,把整套技术搬回原野村,使早土豆上市提前了15天,硬是把辽宁占领哈市多年的早土豆市场“抢”了回来。原野村早土豆变成了“金豆”。原野村目前种植早土豆1万多亩,总产量8000多万斤,每斤土豆纯收入0.35元,社员每亩早土豆纯收入2800元,是水稻种植的3倍多、玉米的5倍多,这还没算秋白菜或大葱的第二茬蔬菜收入。

  提升科技含量,产量猛增

  土豆一生芽子就废了,而在原野村,社员们把长芽子的土豆“栽子”(种子)放在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温室里,让土豆芽子长得又粗又绿,这便是早土豆种植的第一个环节———选育土豆栽子。

  切土豆栽子谁都会,但其中却大有学问。许多社员说,过去他们只知道“切”,不知道“分”和“管”,稀里糊涂往地里栽,产量总也上不去。张本禄在一旁补充说,经专家指导,社员们把强壮的顶芽和侧芽放在一起培育,而较弱的尾芽单独摆放,避免了“以强凌弱”,结果使早土豆产量从原来的亩产5000多斤提高到8000多斤。

  为防止社员打乱仗,合作社对早土豆生产进行统一调度,按“三天一上市”的顺序,对社员们进行排兵布阵,保证早土豆全部按计划采收及销售。从3月底切“栽子”、4月初大棚育苗开始,到5月移栽大田,再到7月初上市,占哈市市场总量80%的“原野牌”早土豆就这样摆上了市民餐桌。

  改施农家肥,土豆更有味

  常言道:早吃新鲜晚尝口感,市民对早土豆消费已成了习惯。

  近年来,为走上早土豆生产品牌化、科技化、规模化之路,合作社社员们努力打造“原野牌”早土豆,并不断改善早土豆的口感,围绕有机蔬菜标准建设生产基地。过去社员们常用氮肥做底肥,现在全部改施农家肥。经过连续多年的养地,土地肥沃了,早土豆“味道”更佳;二是淘汰口感较差的品种,选用口感好的“早大白”和“尤金-885”等优质品种,前者以“脆”见长,后者以“面”为主;三是在早土豆的开花期前,喷施磷肥等叶面肥,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使早土豆营养物质更丰富,进一步提高了该村的早土豆品质。

责任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