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鹤岗推行“五强一优”管理措施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2012-04-05 13:27:13 来源:鹤岗日报  作者:耿向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鹤岗4月5日讯 2日是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这天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吉明再次深入地方煤矿进行突击检查,对安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杜吉明强调,要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督力度,强化员工安全素质,强化安全投入支撑,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优化安全管理体制,确保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副市长谢殿才参加检查。

  在东兴集团二煤矿,杜吉明一进煤矿大门,径直来到煤矿安全监控室。“谁是监控员?”“她叫杨义兰,她就是微机监控员。”陪同检查的煤矿负责人指着坐在电脑屏幕前检测数据的一名女同志报告着。杜吉明走到杨义兰面前:“你接受过这个岗位的相关培训吗?”“我在市煤监局培训过。”“把上岗证拿来看看。”杨义兰从身边的柜里拿出证件交给杜吉明。“你现在检测的瓦斯量是多少?瓦斯量超过多少才从井下往上撤人?”“现在瓦斯量是0.54,超过1就报警撤人。”离开煤矿安全监控室,杜吉明前往井口,在离井口不远的道上,正遇几名工人升井,随即与工人攀谈起来。“你们下井都几年了?工资多少呀?感觉现在井下生产安全有保障吗?”工人都一一作出回答。杜吉明叮嘱工人,一定要增强煤矿主人地位,自觉树立安全文化理念,发现隐患一定要及时报告,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随后,杜吉明又来到南山区六煤矿。“今天带班矿长是谁?他下井了吗?”“今天带班矿长叫王海国,他正在井下带班生产。”陪同检查的矿长殷际忠说。“你们坚持入井登记制度了吗?”“一直在坚持。”“那好,把你们的入井人员登记本给我看看。”杜吉明随殷际忠又从井口来到矿灯房,拿过入井人员登记本找半天也没找到“王海国”的名字,带班下井矿长一栏里填写的名字却是陪同他检查的殷际忠。杜吉明严厉地说:“坚持领导带班入井制度,做好交接班和入井、升井记录,是国家和省市明确规定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的,今天这个记录本不明显是个摆设吗?”

  在南山区鑫盈煤矿,杜吉明问陪同检查的矿长钱广林今天带班下井的领导是谁,钱广林说是于默青。杜吉明又来到矿灯领取登记处查看入井人员记录本,在带班入井领导一栏填写的并不是于默青,而是“于振江”三个字。对这一弄虚作假现象,杜吉明又提出了严厉批评。

  杜吉明当场指出,入井登记不规范,暴露出我们地方煤矿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管理粗放,影响企业整体效益,管理混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建设标准化矿井管理必须跟上。

  杜吉明指出,煤矿安全始终是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时刻不能放松,丝毫不能懈怠。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全力推行“五强一优”主体管理措施。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就是煤矿必须担当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从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到实行安全措施,都要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到每一个班组。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就是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健全市、区两级煤矿监管体系,做到组织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强化员工安全素质,就是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按照操作规程办事,自觉纠正违章行为,克服侥幸心理。

  杜吉明指出,强化安全投入,就是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和地质条件,增加投入,进行煤矿五大系统软、硬件建设,有效防范各种灾害,及时排除隐患,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就是用科学的安全生产理念武装矿工的头脑,以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引导矿工形成自觉的安全生产行为,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优化安全管理体制,就是煤矿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集约化生产,配好配强懂技术、有经验的安全人员,使他们在安全生产中能够做到敢担当,敢负责,敢管事,这样安全生产形势才能持续稳定。

  检查结束后,副市长谢殿才当即在鑫盈煤矿召开会议,落实杜吉明检查时提出的要求。决定近期举办矿长培训班,学习煤矿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由市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一名副局长日常主抓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使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步入常态化轨道。 杜吉明在检查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时,对刚刚升上井的矿工一再叮嘱:没有安全的生产环境,坚决不能下井生产。本报记者柏常海摄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