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头设立的祭祀鼎

3日20时许,在宣桥街与东大直街交口处,市民文明有序地使用祭祀鼎。
生活报4月6日讯 往年清明期间,哈市大街小巷烟雾缭绕,纸灰纷飞,被污染的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令让整座城市与生活其中的市民叫苦不迭。今年清明节前,在本报倡议和发起下,经多部门协作,哈市54个文明祭祀鼎出现在哈市街头。记者从哈市民政和城管部门获悉,今年清明期间,54个祭祀鼎共为5万余市民提供祭祀服务,消减15吨纸灰。据哈市民政部门介绍,明年清明将增加祭祀鼎投放区域和数量,且正在考虑参照香港、上海等地的做法,制作适合家庭使用的轻便、实用的小焚烧桶,让市民在平时祭祀时拎出来就能用。
民政数据:
公墓献花点歌非主流
七成市民烧纸祭先人
“现在用鲜花、音乐、卡片祭奠先人的市民明显多了。”5日,谈及今年清明节祭扫情况,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宣传和引导,哈市祭扫新风尚正逐渐形成,但清明期间,仍有七成市民在各大殡仪馆和墓地采用烧纸的传统祭祀方式。
为提倡文明祭扫,今年清明期间哈市各大殡仪馆和墓地都推出了鲜花换烧纸、音乐祭扫、天堂信箱等文明祭扫方式,在皇山公墓和金山公墓,记者看到,前来祭扫的人群中带着烧纸和香烛的市民仍占大多数。尽管陵园门口及停车场都挂着“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等宣传条幅,但在墓地的焚烧区,仍是烟雾缭绕、空气混浊。
据哈市民政部门统计,今年清明节期间共接待祭祀市民74.28万人,疏导车辆17万辆,祭扫人数较往年增长12%左右,为市民提供音乐祭悼、海葬、天堂信箱等十余种文明祭祀方式,其中仅有三成市民采用了鲜花、寄思卡、天堂信箱等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尽管这些年一直提倡文明祭祀,但采用传统祭祀方式的市民仍占多数。”哈市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用鲜花祭奠的市民正在逐渐增多,但拿着鲜花的市民一般也会带着纸钱。“哈市走向绿色清明还有待市民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有关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早日让烧纸祭祀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市民心声:
祭祀鼎一定要顶
期待能尽快普及
与有鼎区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市很多没有设置文明祭祀鼎的街路依然烟熏火燎。这些街区的市民盼望祭祀鼎能够尽快在全市范围普及。
用过文明祭祀鼎的市民,不少人把真情实感通过文字的形式交给巡守者。一些市民在纸上留言感谢执法人员的服务,其中一半以上都有“文明祭祀鼎一定要顶”的字样。
与此同时,在哈市没有设置文明祭祀鼎的街区,市民们也在盼望文明祭祀鼎能够尽快普及。家住南岗区盛世桃花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说,在清明节和一些农历标注的日子,老百姓有烧纸祭祀的习惯,为了城市更干净,一刀切地禁止肯定不行,设置文明祭祀鼎规范这种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保障安全,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期待哈市在更多的街区设置文明祭祀鼎。
部门回应:
扩大祭祀鼎使用区域
考虑制作便携焚烧桶
今年,哈市首次在街头设置祭祀鼎,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方便了市民。哈市民政局副局长王黎明表示,明年清明,民政部门将在今年的基础上,扩大祭祀鼎使用区域。
“使用祭祀鼎无疑是一种文明祭祀的新方式,但它在使用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王黎明说,明年民政部门在考虑增加祭祀鼎投放区域和数量的同时,还将考虑参照香港、上海等地的做法,制作适合家庭使用的轻便、实用的小焚烧桶,让市民在平时祭祀时拎出来就能使用。
街头目击:
54个祭祀鼎分立街头
数百人排队文明祭祀
今年年初,本报曾倡议在城区街头设立祭祀鼎供市民烧纸用,报道引起市民热议及相关部门关注。今年清明节前,哈市在道里区、南岗区、平房区等区街头共设立54个祭祀鼎。
经过多日宣传,很多市民都了解了如何使用文明祭祀鼎。2日晚和3日晚,记者分别走访了设置文明祭祀鼎的南岗区宣桥街与东大直街交口、光芒街与河沟街交口,以及道外区南七道街与丰润街交口,了解到每晚从18时到22时,都有百余市民使用文明祭祀鼎烧纸,由于使用率极高,管理部门在每处设鼎区域还安排了2名专职保洁员,对纸灰进行及时清理。文化园区的一名保洁员对记者说,他干了十几年清洁工作,第一次在清明期间没看到街路上有烧纸留下的黑斑。
“用鼎烧纸,灰不到处飞,不污染道路,而且纸也不乱飞,很安全。”3日晚,在哈市道里区工程街旁,排队等待用祭祀鼎烧纸的市民王桂芝说。
“鼎”出成效:
5万余市民使用
“吸收”15吨纸灰
据哈市殡葬部门统计,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4日清明节,一个祭祀鼎平均每天供百余市民使用。清明节期间,5万多市民使用了祭祀鼎,至少15吨纸灰由往年堆在街头,变成今年统一被鼎“吸收”。
哈市道里区保洁大队第二中队负责通江街、高谊街和工程街区域,这一区域放置了4个祭祀鼎。“有了祭祀鼎,我们省老事儿了。”该中队中队长吴国奇说,“没鼎的街道,我们一早晨扫出七八车纸灰,而有鼎的街道,纸灰都没装满一车。”
据哈市道里区城管局清洁大队副队长马兴丽介绍,他们每天早晨4点将鼎拉走,每天18时至19时之间,将鼎拉到各个位置摆放好,供市民使用。因为用鼎烧纸的市民很多,一晚上就有一百多人,保洁工人会在夜间巡视,哪个鼎内灰满了就马上倾倒。“因为有了祭祀鼎,很多市民都集中到有鼎的区域烧纸,纸灰都在鼎里,垃圾车直接拉走就行了,黑灰不四处乱飞,马路上的黑圈也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