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 6日上午,市委书记林铎到道外区对正在建设中的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进行调研。在听取该项目二期建设和三期推进等相关情况汇报后,林铎强调,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哈尔滨百年历史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建设民生工程的迫切需要,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市领导石嘉兴、魏伟参加调研。
作为哈尔滨市十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既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也有富有浓郁传统气息的商业、餐饮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中华巴洛克保护与更新项目(二期)作为哈尔滨市“中兴”战略的重点工程,于2010年1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0%,预计8月底前全部竣工。
在中华巴洛克项目指挥部,林铎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的规划、建设及承担易地安置居民的项目———陶瓷小区的建设情况。在道外区南二、南三道街施工现场,林铎仔细查看了街面铺设的步道板及改造后的楼体与庭院后指出,要对街区内建筑材料严格把关,对保护街区内楼体颜色进行风格上的统一。在南三道街上的冰雪绣艺术画廊,林铎对青年刺绣艺人王微将苏绣传统艺术加入冰雪元素的创新做法表示赞赏,鼓励王微要办好刺绣学校,多出精品,走向市场。随后,林铎一行还专门来到尚待改造的道外北三道街8号居民院,实地踏查仍在此居住的百姓生活环境。
林铎在调研时指出,改造区域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组群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中西合璧”历经百年而原貌延续,成为哈尔滨、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组群,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史料和研究价值,更承载记录了哈尔滨兴衰、荣辱的百年沧桑历史。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各城市建设者们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几年来,市住房局、道外区和各相关部门克服种种困难,对中华巴洛克项目(二期)进行了保护与更新,并且已取得较大进展,成绩值得肯定,这不但为下一步的推进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项目成功实施的经验。
林铎强调,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哈尔滨百年历史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建设民生工程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原因,保护街区内建筑多年失修,院落破损严重,人口密度高,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缺损严重,居民生活环境“脏乱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及生存环境,为此,各相关部门要坚定信心,将保护历史与改善人居形成合力,继续加快推进该项目三期的实施与建设。
林铎要求,为把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项目打造成哈市崭新、靓丽的“城市名片”,绝不能进行简单的复制,要把项目的规划与设计眼光放远一点,在保护历史街区文脉的同时,植入新的业态功能,以形成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核心区。为此,要由商务局等多部门组成专业队伍,对该项目进行整体策划与招商,更好地推动传统商业和新兴产业的有序转换与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