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五大连池千名干部下基层对号帮扶 全力助春耕
2012-04-10 16:10: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0日讯(记者 侯巍) 五大连池市在开展“心连心、促和谐”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组织全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走进农户,扶助春耕。引导党员干部采取“入点调研、对号帮扶和全面助耕”的方式,全力抓好备春耕生产工作。

  入点调研抓住“三个早”,让农民心里有个“明白帐”

  在“三创”活动中,五大连池市结合春耕生产,开展“心连心、促和谐”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深入联系点调研,与帮扶对象及时对接,与群众分析春耕形势,找准种植方向,让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做到“三个早”,使群众春耕生产心中有数。一是气象形势早知道。下基层党员干部入户走访、调查问情,向农民发放《农情通报》,讲明今年春季可能发生中等旱情的实际,让农民了解今春气象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准备。二是种植目标早明确。市委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主动深入农村,以“科技人员进百村”活动为载体,指导农民群众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目标,学习抗旱保墒知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科学种田意识。今年全市计划播种面积280万亩,其中大豆144万亩,同比下降11%;玉米25万亩、马铃薯30万亩、杂豆24万亩,同比分别增长34.4%、4.5%和60%;小麦37万亩、水稻6.5万亩,与去年持平。目前,种植目标任务已经分解落实到农户和地块。三是资金物资早准备。对每个村屯的困难群众,通过五户联保、干部担保、村集体贷款、心连心救助等方式,基本解决了贫困农民的春耕困难。目前,已筹集生产资金3.5亿元,购进农药610吨;同时,加大了农机具检修力度,已检修农机具8434台。

  对号帮扶做好“三个帮”,让困难群众也有“小算计”

  下基层党员干部紧扣“心连心、促和谐”活动主题,开展了“访民情、解民难、帮民困”活动,通过走访调查,共排查出困难群体758户,其中特困群众467户,市委为每户困难群众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全市备春耕开始之际,每名下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协调信用社贷款、争取扶贫金和个人捐资的形式,帮助758户困难群众解决了春耕资金,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弃耕现象。市农业局、农技中心等部门借助“科普之冬”、“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大集、科技三下乡和科技广播电视讲座等平台,多层次、分类型对农民进行培训,对困难群众进行“一对一”讲课,增强了农民科技种田意识。目前已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100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人,培训农民2万人;培训乡镇农业、畜牧业、青年技术农民等人员1100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和种、养殖业专业户1350人次。三是帮群众抗旱,增强抗灾应对能力。围绕当前抗旱备耕工作,市直党员干部开展了农情调查,帮助群众制定抗旱方案,全力帮助群众联系和落实春播耐旱作物良种,以及所需化肥、农药、地膜、农机具等农用物资。市供销联社为春耕生产备化肥4万吨,下摆农户1.1万吨,备柴油100吨,农膜15吨,市种子管理站备种1.2万吨;市水务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屯地块,对全市机电井配套设备进行了一次集中检修,出动人工56人次,检修机电井设备21处。

  全面助耕体现“三个实”,让农民群众觉得“挺靠谱”

  在“心连心、促和谐”干部下基层活动中,收集备春耕生产问题21件,解决19件,走访群众920人,为困难群众送资金2.7万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急需问题17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农机大户等经济实体,采取股份合作、家庭农场、大户经营、农场租赁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结合去年秋季召开的田间博览会的成功经验,积极向农民宣传规模经营和连片种植的好处,发展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向规模经营方向转变。今年全市已消除土地规模经营“空白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预计达到127万亩,乡镇87万亩。

  以公路沿线示范带园区为重点,围绕粮食高产为目标,逐步打造各具特色的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今年计划对202国道、克五公路、前嫩高速、北五公路两侧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带4条,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7个,计划面积7万亩;建设玉米示范基地3个,面积3万亩;大豆示范基地2个,面积2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1个,面积1万亩;大豆、玉米联合示范基地1个,面积1万亩。加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力度,试验、示范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品种百余个,品种优质化率达100%。落实大豆大垄宽窄行密植、德美亚玉米大垄卡播密植、小麦模式化高产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积15万亩以上,每个乡镇都有2000亩以上的示范区,各村有500亩以上的示范田。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