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党代表风采录:尤明国——带领赫哲人致富的“莫日根”
2012-04-12 13:53: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浩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2日讯 :带领赫哲人致富的“莫日根”——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

  张浩 记者杨林川

 
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

  一个曾经人均年收入仅500元的贫困村,在他的带领下一跃成为人均收入逾万元的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佳木斯市文明村……

  他,就是曾多次获得赫哲英雄“莫日根”称号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

  地处黑龙江南岸,距同江市140公里的八岔村,是赫哲族聚居地之一。近年来,因渔业资源减少,使长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一度陷入“靠政府救济度日”的境地。

  2003年,尤明国任村支部书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如何尽快使全村走出困境。八岔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种、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在广泛探讨并征得村民意见后,随即形成了“弃船上岸搞转产、以养代捕蓄资源、民族旅游拓财源、以人为本促和谐”的八岔村发展思路。

  让赫哲人改变薪火相传的渔猎生产方式,向陌生的种养殖业方向发展谈何容易。尤明国带着村民干,做给村民看。他与尤宏军、付志成等党员干部率先在八岔岛垦荒种地,当年人均纯收入就由原来500元猛增到2000多元。两年后,60多户村民先后走下捕鱼船,在八岔岛上建起30000亩的转产基地。大豆、玉米及芸豆等经济作物开花结果。

  种植业转产的成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尤明国因势利导,鼓励村民依托“四泡一河”及大面积草原发展养殖业。王清贵、董建勋等一批村民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使梅花鹿、肉牛、鱼、蟹等养殖业迅速发展。仅董建勋一户的水产养殖年收入就超过60万元。

  如今,八岔村的经济结构由过去单一的捕鱼业为主,发展形成种、养、餐饮服务、运输等多元化经济格局,渔民的人均收入大幅提升,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逾万元。

  转产,使小渔村“涅槃重生”。 600平方米文化中心大楼拔地而起;村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并安装了路灯;赫哲老区改造新区建设一蹴而就。农家书屋、休闲广场、民族舞蹈队、篮球队纷纷亮相。饭店、歌舞厅、洗浴开业大吉,八方宾客纷至沓来。赫哲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日新月异。

  走进村民李俊130平方米的新居,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功能齐全。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时尚的装修和现代家具一应俱全。“现在,村里每年都有新变化,福利待遇不断提高,生活比你们城里人好”。

  曾连续几年对村里5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人补助1000元生活费、为153户渔民缴纳每户每年400元的渔业管理费、每年为村民发放价值9万余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质……。目前,村民的合作医疗保险费、自来水费和有线电视入户费全部由村里承担。如今,村民全部住上砖瓦房, 60%农户购置了电脑,10%的农户有了私家车……

  采访尤明国时,正赶上他在市里跑项目。“引资组建粮食深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打造八岔岛品牌;辟建集餐饮、娱乐、工艺品加工等于一体的赫哲民俗文化一条街,继承发扬赫哲传统文化。这是今年村里要完成两个重点项目”。

  谈起八岔村未来的发展,尤明国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