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警”接受业务培训。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东北网4月13日讯(杨玉花 记者孙晓锐)宁安市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宁安市充分认识到农村稳定则社会大局稳定,依托农村治保力量组建“村警”队伍并充分发挥作用,为民织就“平安网”。

“村警”进行日常巡逻。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经过充分调研,结合农村警务工作实际,宁安市在先期条件较为成熟的海浪镇、江南乡进行试点,着手组建“村警”队伍。为“村警”购置了服装、简单的防护装备,制定了“村警”队伍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详尽规定了“村警”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对新招聘的63个行政村的“村警”进行了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每名村警更加明确了自身职责、行为规范,全面完成了由治保主任向村警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村警协助公安机关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为新型农村警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警”利用QQ群等现代手段掌握辖区治安情况。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试点成功后,东京城镇、石岩镇、兰岗镇等村警队伍也相继组建。全体“村警”在辖区派出所的领导下,奔赴248个“村警”岗位,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防控工作。“村警”除了在村里开展日常工作外,还要定期到派出所值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警力不足的问题。
宁安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所长赵全翔介绍说,工作中,全体“村警”恪守“村民选我当村警,我当村警为村民”这一村警工作格言,构筑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第一道钢铁防线,为基层政权打牢根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村警”与辖区百姓进行交流。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海浪镇八道梁子村村警张代全在村中例行巡逻,破获三起坑农盗窃案件,挽回经济损失5300余元;海浪镇东炉村村警孔祥华反馈信息,积极帮助群众找回离家出走的未成年少女;村警在巡逻中预防一起盗窃变压器案件;江南乡建立了“村警”QQ群,与派出所形成联动机制……

江南派出所所长所长赵全翔介绍相关情况。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自宁安市开展“村警”农村警务新模式建设以来,全市农村地区呈现出刑事发案数、群体性事件发生数、道路交通安全三项指标整体下降和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破案数、破案率上升的良好局面。

宁安市制订《村警手册》。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作为宁安市在全国打造的第一个农村警务新模式,“村警”巡逻防范、化解矛盾、代办户口、协助破案,全面强化新型农村警务体制。这一新模式自推出以来,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为“平安宁安”建设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