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举行最大规模海葬活动 首次试行代撒骨灰业务
2012-04-15 16:17: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工作人员代装骨灰。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东北网4月15日讯 (记者 印蕾)2012年4月14日,大连,天气晴。温暖的阳光洒在海面上,在鲜花、海鸥和音乐的陪伴下,34位逝者的骨灰被缓缓撒入大海。这是哈尔滨市民政局在大连市第八次举行海葬活动,也是该市自2009年开展海葬业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葬活动,并首次试行开展了海葬代办业务。

  代撒骨灰首次试行或将常态化

  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第七次海葬活动结束后,殡葬服务热线963913接到市民王令仪老人的咨询电话,因为王老夫妻两人都已年过八旬,身体不好,十分希望殡葬部门工作人员能代为帮助他们将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以了却老人的心愿。

逝者家属送别亲人。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经过殡葬部门认真筹备,王令仪老人准备好必备的证明材料后,与殡葬管理部门签订了办理代撒骨灰业务的代理协议。协议达成后,交纳基本骨灰撒海费用。工作人员又专程陪同老人前往哈平路殡仪馆将逝者骨灰取出带往大连。

  王令仪老人母亲的骨灰撒海过程同时被工作人员用照相机和摄像机全程记录,影像资料将反馈给老人。

  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市民需求,他们将细化工作服务细节,在明年清明前后正式推出骨灰代撒业务。

工作人员代撒骨灰。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人数增加折射思想观念开放

  参加此次海葬活动的人数创历次活动之最,参与人员还首次扩大到哈尔滨市外,来自齐齐哈尔和绥化市的两户家庭也参与了海葬活动。齐齐哈尔碾子山区的刘春雷和父亲一起来到大连送别母亲。刘春雷表示,生前母亲特别叮嘱自己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这样既文明也为国家节省土地资源,同时也不想给独生子女增添更多的负担。参加了本次海葬活动后,感到清洁明净的海葬仪式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洗礼。

  哈尔滨市民张锐是特地从加拿大回国参加本次海葬活动的。张锐在联合国环境署工作,专门从事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张锐告诉记者,大连的海是母亲唯一见过的大海,母亲因为爱女儿而热爱这片大海。自己在2003年离开家乡去联合国工作之后,就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张锐说,为了长眠在蓝色海洋里的母亲,也为了地球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她会更加努力的工作。

  哈尔滨市海葬活动负责人杨红伟告诉记者,虽然在传统观念中讲究让先人“入土为安”,因此很多市民还不能接受海葬,也比较避讳这一话题。但目前为止,哈尔滨已经成功举办了八次海葬活动,已有127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220名市民到大连为亲人送行,他们的选择折射出的是百姓对待殡葬事物观念的变得更加开放。

  拟建纪念碑留存海葬文化

  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墓地资源和高昂的墓地价格迫使人们转变观念,哈尔滨市开始尝试多种形式的殡葬方式改革,如树葬、海葬、花坛葬、壁葬、草坪葬、塔葬等等。海葬作为环保、生态的绿色殡葬方式越来为人们所接受。记者从民政部门获悉,今后哈尔滨市将根据报名骨灰撒海的人数,适时组织撒海活动,不仅限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两次,骨灰抛撒地点也不仅限于大连市。殡葬管理部门还将积极推进政府部门建设骨灰撒海纪念碑的进程,以此留存海葬文化,为越来越多选择海葬的市民保留一份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