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讯 一份份沉甸甸的合同不断被紧握手中,一个个喜人的项目不断传来捷报,每一个月末统计出来的数字都让“走出去”的刻度不断攀升,凭借“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国外、国内市场同时开拓,大庆油田加快了奔跑的步伐。
4月17日,记者从油田公司市场开发部了解到,油田191支施工队伍奋战国内外市场,一季度实现签约额40.4亿元,其中,海外市场实现签约额16亿元。在国内外市场,石油人都走出了“大庆范儿”,让大庆油田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走向市场找“饭”吃,走出“五个前列”
资源型企业的生命曲线就在那里摆着,固守一块地盘,企业就无法培育长久的生命力。
近年来,油田坚持把“走出去”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放在重要位置来推进,开创了“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谋发展的新局面,让大庆红旗在国内外市场高高飘扬。
对于“走出去”,大庆油田早就做出明确规划:到2015年,外部市场收入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番,外部市场收入要达到400亿元,成为非油气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
如今,油田人目标更高——在整个集团公司外拓市场的发展速度上要位居前列,在市场开发的规模效益上要位居前列,在技术服务水平上要位居前列,在海外市场开发的员工队伍建设上要位居前列,在海外市场干部员工收入上要位居前列。
“五个前列”标注了油田人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今年年初以来,面对中东北非局势的剧烈动荡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大庆油田通过强化市场调研、项目跟踪、生产组织和支持保障,外部市场开发实现了良好开局。
海外市场重点攻破,份量越来越重
面向全球谋发展,大幅提升海外市场的规模与效益,才能形成对本土业务发展的有力支撑,实现油田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海外业务只能做大,不能做小;只能做强,不能做弱;只能迎难而上,不能动摇退缩。”这是石油人咬定不放松的信念。
为此,尽管所在的海外市场存在政治局势、防恐形势等诸多不可确定因素,但油田今年以伊拉克和印尼地区为重点,组团攻破,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开发业务一体化服务项目等都捷报频传。截至3月末,国外市场完成合同额7.29亿元。
积极拓展新的领域,才能拿回更多的市场份额。油田在巩固发展现有目标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的市场,跟踪研究潜在市场。在中东市场中标哈法亚1部70钻机服务项目和绿洲2部修井机服务项目,在中亚地区获取蒙古塔木察格开发井压裂、开发井钻井工程设计、试油、卫星服务等合同,续签了蒙古塔木察格钻修井一体化服务项目。与此同时,鲁迈拉、艾哈代布等重点项目也顺利推进。
国内市场四处出击,收入效益稳步爬高
市场竞争,就看谁的信息准、出手快。油田各相关单位广泛、多渠道了解收集和掌握市场信息,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组织投标,在主要目标市场相继签约了一批项目。
工程建设业务,中标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西段(霍尔果斯-中卫)EPC总承包项目(第四标段),获取了南疆利民管道工程、大连新港沙坨子三期原油及成品油储罐勘察设计及地基监测等项目;工程技术业务,签约了吉林油田最大合资工程MI公司的全部工作量,占领了吉林油田合资合作区块70%的压裂市场。
项目跟踪形势利好,产品销售也稳步攀升。年初以来,油田产品销售业务也呈现出旺盛的增长势头,实现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了10.94%;完成合同额14.5亿元,同比增长了10.27%。特别是石油装备发挥潜油电泵、射孔器材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实现收入1735万元,同比增长了4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