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0日讯 随着城市化进程,哈尔滨市近郊农民的身份及土地,在推土机和打桩机的轰鸣声中逐渐消失。广大失地农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下,积极创业就业,融入城市生活,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四千农民自建“城市综合体”
南岗区王岗镇红星村一直是我市特菜生产专业村,因哈西客站建设需要,该村土地全部被征收。面对数目可观的征地补偿款,南岗区组织红星村党支部党员在全村1830户4000余名村民中进行了一场谋出路的大讨论。村民们达成了“老本行不能丢”的共识,在有关部门全力扶持下,红星村在红旗乡流转了2000亩土地盖起温室大棚,继续从事特菜种植和经营。同时,村民们集体入股成立哈尔滨红星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政府给予的动迁优惠政策下,自行筹集15亿元资金在哈西客站旁边的回迁土地上开建总面积达8.85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红星城”。年内,集写字楼、商服、洗浴场、养老院、托儿所于一体的红星大厦将竣工,农民的回迁楼也将陆续竣工。届时,每户村民都将得到两套房屋。同时,在红星大厦里每个村民还将拥有一个商铺。
万名失地农民办公司建景区
道外区民主乡万余失地农民在区、乡、村三级党组织带领下,自筹资金组建起两家旅游开发公司,靠家乡一江春水做起湿地旅游大生意,失地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据民主乡负责人介绍,2004年秋,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道外区民主乡5万余亩耕地被水淹没,沿江民富、五星、新国、胜利4个村的万余名农民失去土地。民主乡组织胜利村村民代表开会讨论今后的出路。经村民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靠水吃水”,利用村里紧靠松花江的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村委会自筹资金500万元,注册成立了胜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建集大棚蔬菜采摘、垂钓、农家屋、荷花池、湿地岛屿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基地。去年,胜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岛屿景点、停车场、农家乐等设施进行了先期投资建设,建起牛郎岛、织女岛等6个岛屿18个景点。失地农民经培训后,100多名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了船桨,每个月工资都在1500多元以上。
据了解,民主乡两家由农民自筹资金组建的湿地旅游公司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公司经营赢利后,将为失地农民分红并投保养老保险,保证农民股东利益。
集资购商服租给动漫企业
全市“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启动以来,平房区成立了由区级26家单位为成员的“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领导小组,建立创业就业包保网络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党群温馨小组作用,对农村征地拆迁村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层层包保,及时与企业联系,为他们提供培训、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确保充分就业。
平房区新华村农民徐丽,家里的土地在哈南新城建设中被征收了。她家得到了价值100多万元的城市回迁房和50多万元的现金补偿,听说平房区就业局开设了失地农民创业意识培训班,徐丽便报名参加了培训。经过培训,很多像徐丽这样的失地农民在经开区企业中找到了工作岗位。徐丽说,清扫保洁员这份工作使她融入到城市生活中,等有了好项目,她要自己创业。
平房区针对农民创业困难情况,采取了“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政策。去年底,平房区张家店村农民吴秀英从刚刚成立的张家店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到了自家三口人每人每年3600元股金红利。据了解,张家店股份经济合作社是由平房区组织张家店村616名失地农民组成,他们集资2429万元购置了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一栋商服楼房,出租给动漫基地企业使用。该合作社作为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成为我省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