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双鸭山市“四招联动”助农保春耕
2012-04-24 09:57:31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董力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双鸭山4月24日讯 眼下,双鸭山市农业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各级涉农部门针对当前高温、少雨、土壤墒情较差等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大下基层、走村入户、办实事、支农促农备春耕活动,共同抗旱保春耕,为当前的春耕生产全面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

  结构调得“快”。按照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要求,针对今年春季气候实际和土壤墒情,积极引导农民快速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了生产水稻、玉米、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低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三增一减”态势。调整以后,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基本形成了“411”种植结构。市农委党委号召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各县区和重点村屯,了解和掌握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遇到的实际困难,解难题、办实事。

  抗旱抓得“早”。全市各县区积极与建设、金融、供销、农资等涉农部门配合,全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田水利设施、春耕资金、科技培训等各项工作,抗旱保春耕工作呈现了动手早、行动快、效果明显的喜人局面。宝清县和平村是个水稻专业村,全村水稻面积3000亩,全部是大棚统一育苗、机械插秧。和平村党支部在备春耕生产工作中,把重点放在水稻产业上,积极引导农民做好物质、资金准备。在去年秋季组织全村稻农全力开展深松整地基础上,通过选良种、抓培训、强技术等举措确保全村农民都能高质量地做好抗旱备春耕工作。宝清县亨利村是蔬菜专业村,全村蔬菜面积2500亩,大棚82栋。杨洪海是这个村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个种菜能手,在今年备春耕期间,为了方便其他菜农,他不怕辛苦、不怕累,在自家的两个温室里为全村蔬菜户集中育苗。正月初六点火播种,茄子、辣椒、芹菜等菜苗在他的精心看护、规范管理下,长势良好。

  市场管得“严”。“年年备春耕、年年抓市场”是保春耕、保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此,市农委积极组织各县区开展农资打假各项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及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

  坚决查处各类坑农害农案件,市场“严管”,促进了农民种田持续“升温”。市农委党委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共成立党员服务队9支,党员达56人,深入全市各县区农资市场,深入农户家中,深入销售一线,了解市场行情,摸排假冒伪劣种子和农作物产品,整顿了市场秩序,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对种子经营企业的经营资质、种子标签、生产经营档案、品种审定情况以及种子质量进行了检查,共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企业50余家。农业部门开通举报热线12316,党员昼夜值班,24小时接听监督举报电话,为农民开通了维权热线,为农户解答疑难问题500余个,送信息110多条,送技术资料1000多份。农民高兴的称呼12316热线是“贴心桥”、“开心锁”。 示范发挥得“好”。早在年初,市农委结合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双鸭山市关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双鸭山市场县共建同三、依饶公路沿线示范带工作方案》,指导各县区开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县区与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的各自优势,推进双方在先进种植技术、标准作业模式和先进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场县优势互补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与繁荣。2012年集贤县境内同三、依饶公路沿线建立场县共建示范园区共5个,各示范区在品种选择上非常严格,均是以抗旱、耐瘠、稳产等抗逆性强的中早熟品种为首选,生产用种全部包衣,发挥药剂包衣的抗旱、防病虫、保苗作用。通过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全面提高了双鸭山市的水稻生产水平,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在示范区培育种粮大户,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了集约化生产新模式,提高了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