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在哈尔滨宾县客运站附近的华丰胡同里,一排低矮的小平房挂着“名犬救助”的小牌。这里就是叶光辉和他的狗狗们的“家”。叶光辉的名犬救助站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但因为空间合理利用,可以容纳50余条大型犬。
一推开救助站的院门,一阵犬吠传来,几只狗正亲昵地围在40出头的叶光辉身旁。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生活着50余条大狗和几条刚刚出生的小狗。“默默”是一条“哈士奇”犬,它是叶光辉从狗贩子那里救回来的。当时,叶光辉是花高价买回来的,如果不是他及时赶到,这狗就危险了。“拯救一个生命,心里特别高兴”。多年来,每到周末,哈尔滨和宾县的狗市就会出现他的身影。10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叶光辉一直坚持每周末都到狗市打听消息,听说谁家大狗想寄养,他就收下来。
叶光辉说,他曾雇人来帮他养这些狗,但随着收养的狗不断增多,他已无力负担工人开支。现在的救助站由叶光辉独立维持。
摸索救助和寄养模式
10多年与狗打交道,叶光辉摸索出一套救助和寄养的模式。
叶光辉说,那些送来寄养的狗,他都要给它们比较优越的生活,给它们繁衍后代的机会。
首先,狗狗们一日三餐的食物,就是一笔大开销。“在我这里,虽然比不上有的狗在原主人那里吃得好,但吃得也不差”,叶光辉说。
狗狗们各自的家,是一个个宽敞的笼舍。这些笼舍都是叶光辉在一加工厂定制的,当年一个笼子是180元。每年的防疫、驱虫等,叶光辉一项不落。狗生病了,叶光辉会送到哈尔滨并陪伴治疗。
交人“代养”要签合同
由于送来的狗太多,叶光辉一个人侍候不过来,就开创了一种“代养”模式。“代养”不是“转送”更不是“出售”,而是找到圈内有爱心的人士代养半年,半年后再给叶光辉送还,还要签好代养合同,防止代养期间狗狗们被“卖掉”或生病得不到医治。
叶光辉的院落面积有限,只有一只狗老死,才能腾出一个笼舍。叶光辉现在只能短期收留城里的大犬,待他的救助站扩大面积之后,就能长时间收留狗狗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