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农垦:现代大农业 城乡一体化双领跑
2012-04-24 19:04:5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井洋 蒋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坚持以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为牵动,以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牢龙江发展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推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摘自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报告

  核心提示

  “十七大”以来,黑龙江垦区按照“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围绕现代化大农业和城乡一体跨越发展目标。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

  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是黑龙江垦区综合实力提高最快、改革开放进展最大、环境面貌和人民生活取得重大改善的时期。经济总量从2007年的360.3亿元,到2008年突破400亿元、2009年突破500亿元、2010年突破600亿元,到2011年突破900亿元,仅用五年时间增加600多亿元。2011年垦区生产总值达到9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比2006年增长124%,翻1.16番,年均增长17.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138元,约合8592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年均增长16%。

  现代农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垦区农业由“四个基地”发展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广泛推广,基本建立起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用先进农机设备装备了351个现代农机示范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745.6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7%;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优质品种覆盖率和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作业,粮食作物单产由2006年的粮食亩产724.5斤提高到2011年的989.7斤,提高了36.6%。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成绩斐然 垦区利用国内外资金由2006年3267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8441万美元,5年实际累计利用国内外资金213.9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项目210项。垦区在境外注册公司19个,合作企业达13个;境外产业在优势农业开发的基础上,产业链延伸到加工业、畜牧业、木材采伐、矿藏开采、贸易流通、现代物流网络建设等行业。在境外租种土地150万亩;对外劳务输出累计达到11080人次,输出生产机械3200台套;累计境外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累计生产粮豆9.5亿公斤。

  主要畜产品产量频登新台阶 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垦区加快实施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步伐,重点推进“两牛一猪”养殖基地建设,主要畜产品肉、蛋、奶产量分别登上60万吨、8万吨和130万吨的新台阶。2011年垦区畜牧业增加值达116亿元,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8万吨、8.3万吨和131.7万吨,比2006年分别增长1.2倍、96.5%和54.2%;奶牛、肉牛和生猪存栏分别为42.5万头、52.6万头和243.3万头,比2006年分别增长44.5%、6.9%和28.6%。

  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连创新高,2011年首次超过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6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7.3%,比2006年增长94.2%,年均增长14.2%,是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得以改善的最好时期。2011年,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8675元,比2006年增长112.7%,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2.1%;垦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8.2平方米,比2006年增加10平方米。

  交通运输通讯业发展迅速 五年间,垦区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49.7亿元,年均增长38.5%。用于运输场站、公路绿化风景线工程和公路养护中心等投资21.1亿元,新建和改建分局、农场客运站60个;新组建了11个公路养护中心;新建6个区域性物流基地。用于公路建设投资128.8亿元,年均增长34.7%;垦区公路硬化里程达7069公里。今年,三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使垦区公路硬化里程突破9200公里。

  文化体育艺术事业繁荣发展 近五年,创作出版了60部文学作品集,其中30多部文学作品集荣获省以上奖励。建成文体场、馆、中心、俱乐部85个、健身苑46个,铺设了560条健身路径。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跨越 2009年粮食产量和商品粮总量双双突破300亿斤台阶,垦区粮食总产连续8年创历史记录,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407.4亿斤,比2006年增加180.9亿斤;可提供商品粮383亿斤,比2006年增加181.1亿斤;粮食商品率达94%。目前,垦区当年提供商品粮可保证1.2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口粮。黑龙江垦区以占全国2.3%的耕地生产出全国8%人口的生活用粮,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实施“强工”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强做大米、面、油、乳、肉、药、薯等十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了九三粮油、北大荒米业、完达山乳业等22家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北大荒”、“完达山”、“九三”、“丰缘”等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北大荒集团排名第79名,位居全国农业行业之首。2011年,垦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1.2%,比2006年增长147.5%,年均增长19.9%,翻了1.3番。

  场县共建向更深领域拓展 目前,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与全省各市县、乡镇已签订合作协议或方案246个,对接单位达到821个;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组织164个,在地方设种子销售网点204个,共建工业园区23个。5年累计完成农机跨区“代耕、代种、代收”作业1.27亿亩,180万户农民纳入垦地共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垦区学校吸纳地方学生13万人,垦区医院接诊地方患者83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开展面达到100%,实现了“五险”合一。全面启动“职工共同富裕行动”, 2011年共投入帮扶资金2.62亿元,落实就业、创业致富项目233个,超过80%的困难和低收入职工实现脱贫脱低致富。

  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五年来,垦区各级教育投资17.8亿元。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全部到位,惠及16.4万名中小学生。在全省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小学升初中率均达到100%。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住院床位由2006年的47张增加到2011年的61张。

  城镇化水平整体向前迈进 累计搬迁居民点1783个,占垦区居民点总量的68%,复垦耕地3.3万公顷,创造了城镇集约用地的奇迹。

  5年累计投资263亿元,完成危房改造205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2932万平方米,22.3万户居民喜迁新居。具有农垦特色的城镇体系格局基本形成。垦区城镇化率达80%,比2006年提高2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