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6日讯 (调宣 记者 侯巍) 来自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统计数据显示,“十七大”以来,惠农利农政策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持续实施,农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消费能力全面增强
2011年,哈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608.3元,比2007年增长89.6%,五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7.3%。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为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2011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13.4元,比2007年增长90.8%,平均每年递增17.5%。
“十七大”以来各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

八大类消费全面增长
从支出结构看,“十七大”以来哈市农村居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呈全面、持续增长态势。其中,有半数的消费支出项目累计增幅实现“翻番”。
“十七大”以来农村居民各年生活消费支出(元、%)
指 标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累计增长 |
食 品 |
1221.4 |
1407.9 |
1589.3 |
1880.4 |
2216.4 |
81.5 |
衣 着 |
205.0 |
248.7 |
274.4 |
317.9 |
390.1 |
90.3 |
居 住 |
607.2 |
778.0 |
928.4 |
1062.8 |
1227.1 |
102.1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120.9 |
132.1 |
150.5 |
178.1 |
203.2 |
68.1 |
交通和通讯 |
257.9 |
304.9 |
353.3 |
434.2 |
523.6 |
103.0 |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
205.6 |
237.6 |
257.9 |
337.1 |
421.6 |
105.1 |
医疗保健 |
232.8 |
251.9 |
295.7 |
371.6 |
434.7 |
86.7 |
其他商品和服务 |
38.1 |
54.8 |
74.8 |
83.8 |
96.7 |
153.8 |
消费结构理性转变
食品消费以质为重。2011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216.4元,比2007年增长81.5%。
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放缓、比重的下降是农村居民生活富裕的最直观的表现。同2007年相比,食品消费的增幅在八大类消费中排第七位,相对较小。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 2011年为40.2%,比2007年降低2.1个百分点。饮食结构更加均衡。蔬菜及制品、水产品及制品、肉禽蛋奶及制品等更富营养的食品支出明显增长,分别比2007年增长1.8倍、1.6倍和1.2倍。副食支出增长快于主食。茶叶饮料、烟酒、其它副食品支出增长明显,分别比2007年增长1.6倍、1.2倍和85.6%。但同期,作为基础食品的谷物和豆类支出仅分别增长10.7%和17.8%。其中,谷物占各类食品支出的比重也比2007年降低了13.4个百分点。在外饮食渐成风尚。2011年,哈市在外饮食支出比2007年增长91.2%。
衣着消费时髦新潮
2011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390.1元,比2007年增长90.3%。 “扯布做衣”的消费方式早已悄然改变,购买成衣已成主流。同2007年相比,服装材料支出增长45.8%,在衣着消费中增幅最小。成衣鞋帽渐成消费主流。服装、鞋类及其它各类衣着分别比2007年增长82.6%、1.1倍和95.5%。
居住消费装修、装饰并重
2011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227.1元,比2007年增长1.0倍;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203.2元,比2007年增长68.1%。
居住支出比重提升,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消费的支出增长较快。增幅在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居第四位。比重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2.3%,比2007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比2007年增长1.8倍。
日常居住、生活成本稳步提高。生活用水、电、燃料支出分别比2007年增长1.2倍、33.9%和96.1%。维修住房所用的材料和人工费也分别比2007年增长66.4%和1.3倍。
装修支出增长快过购房支出。农村居民追求居住条件的改善,用于装修材料的支出比2007年增长1.2倍,远远超过购房支出74.5个百分点。
装饰同装修并重。农村居民在注重房屋装修的同时,对室内装饰也越来越重视。2011年,农村居民购置各类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比2007年增长68.1%。其中:用于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家俱类、机电设备的支出分别比2007年增长1.3倍、1.2倍、2.0倍和1.3倍;而同期用于基础日用品的支出仅增长37.3%。
出行消费见证农村硬件提升
2011年,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523.6元,比2007年增长1.0倍。
政策引导拉动交通和通讯消费走向繁荣。“十七大”以来,在国家多项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交通和通讯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消费需求逐步提高。2011年,农村居民每百户分别拥有3辆汽车(生活用)和125部移动电话,比2007年分别增加1辆和45部。2011年,交通和通讯用品支出比2007年增长1.2倍。其中:交通工具支出增长1.8倍,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增长1.4倍,交通工具零配件支出增长63.4%;通讯工具支出增长10.0%。
相关服务消费同步增长。交通和通讯用品的消费增多同步带动相关服务消费的增长。交通和通讯服务支出比2007年分别增长1.4倍和69.8%。其中:交通客运费增长1.3倍,交通工具修理费增长1.1倍;通讯费增长70.9%。
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消费
2011年,人均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消费支出421.6元,比2007年增长1.1倍,增幅为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的第二位。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文化用品消费快速增长。2011年,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用品支出192.2元,比2007年增长2.3倍。其中:相关机电消费品支出比2007年增长2.0倍;书报杂志、纸张文具的支出均比2007年增长2.7倍;体育用品支出比2007年增长4.5倍;娱乐用品支出比2007年增长10.7倍;音像制品、电脑软件的支出更是超过了20倍,分别比2007年增长21.3倍和27.0倍。
子女及自身教育投入加大。2011年,教育服务消费支出194.2元,比2007年增长46.7%。其表现有两点:一是重视子女学前教育。托儿费、幼儿园赞助费分别比2007年增长3.4倍和3.8倍;二是关心自身技能提升。成人培训费比2007年增长1.1倍。此外,政府坚持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对教育收费的规范,使得农村居民的学杂费支出仅比2007年增长18.3%。
崇尚品质时尚生活。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居民开始向“城里人”看齐,加大对品质时尚的文化娱乐方式的支出。2011年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35.2元,比2007年增长1.3倍。其中,旅游、休闲娱乐费的支出均比2007年增长1.1倍。
健康消费增长“一快一缓”
2011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34.7元,比2007年增长86.7%。养生保健备受欢迎,保健用品支出快速增长,比2007年增长3.6倍。社保基本覆盖,医疗支出增速放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看病吃药的自付比例逐渐缩小,医疗支出增速放缓。2011年,医疗费和药品的支出分别为195.2元和221.3元,仅比2007年分别增长99.0%和78.8%,在各项生活消费支出中增幅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