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患有房颤的心脏病患者中风几率是普通人4—7倍
2012-04-26 23:01: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6日讯(记者 王蕊 吴萌)26日是哈医大二院第八届“爱心日”,主题是“关注房颤人群,力求早期治疗”。记者从“爱心日”大型义诊活动获悉,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专家表示,房颤患者发生脑中风的几率大约是正常人的4—7倍。

  哈市51岁的李先生,在约三周前发现自己视力模糊、头晕且半身无力,由于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病史,李先生没有对这些症状放松警惕,立即到医院就诊,CT检查后医生告知是轻度脑梗,幸好及时的抢救让李先生免除了脑梗的后遗症,只是轻度的肢体不适,李先生和家人认为,只要坚持科学用药和积极的康复治疗,就可以熬过这一关。

  然而好景不长,李先生的身体并没有持续好转,而是每况愈下,无奈再次做检查,医生发现其下肢动脉栓塞,必须进行取栓手术,手术成功进行,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为何总是发生“血栓”,于是在哈医大二院进行全面查体,经检查,发现患者有严重的心房颤动,即房颤。医生告诉李先生,房颤才是导致李先生血管发生栓塞的根源。这时李先生回想起来,原来一直以来确实有过心脏不适的症状,但觉得是轻度的心律失常,就没有当回事儿,却没有想到房颤原来是导致这些疾病的“病根儿”。

  房颤是一种恶性的心律失常,心房率为350-600次/分钟,不协调、不规则的颤动是疾病的表现,很难预料发作和停止的时间。据统计,中国有房颤患者800万,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据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医院院长于波教授讲解,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发生脑栓塞,从而导致脑中风,房颤患者发生脑中风的几率大约是正常人的4—7倍,首次发作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约为非房颤患者的2倍。

  谈及房颤发病的病因,于波教授指出,要追根溯源到一些相关可能诱发房颤的疾病,高血压就是其中的一项,约半数房颤患者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肥胖)、冠心病、心肌病、心脏衰竭、风心病、心室肥厚以及甲状腺疾病也会不同程度地增加房颤发病的几率。此外,抽烟、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比其他人高34%左右。近年来房颤有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抽烟、酗酒、熬夜、加班等不良因素加重了年轻人心脏的负担,提早诱发房颤的发生。

  据统计,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每年接治的心脏疾病患者中,有1000余人患有房颤疾病,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100余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李述峰教授表示,其余大多数患者在没有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无法确保药物长期安全、有效。在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中,导管消融术能达到的较好的临床治愈效果,高达80%。但由于导管消融术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指导,因此需要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进行手术,才能确保手术成功。

  李述峰教授提醒市民,房颤的发病是有信号的,患者会感到胸口怦怦跳、脉搏强弱不等、常感觉气短、易疲劳、运动量偏低、出现胸闷(胸痛)、突发昏厥或头晕,症状出现时就预示房颤可能已经发生,应该及时就医治疗。而房颤的诊断并不难,通过医生的听诊或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可以确诊,而阵发性房颤可在心悸发作时到急诊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