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公安发布17家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机构犯罪事实
2012-04-27 08:56:27 来源:生活报  作者:黄迎峰 汪洋 王妮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4月27日讯 26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布了哈尔滨17家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机构的违法犯罪事实。“3分钟查到两个月电话单”、“十分钟就能手机定位找到人”,“一大箱子个人信息单据”……这些非法机构多以调查公司、网络公司为依托,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公司隐私权。他们多是通过网络、小广告等形式招揽业务,然后采取跟踪、蹲坑、拍摄,以及侵入他人电脑等方式,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然后收取两千至上万元“调查费”。

  案例1

  佳音事务调查所:

  买手机GPS定位信息跟踪偷拍被调查人

  20日11时许,哈市松北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将佳音事务调查所老板刘刚(化名)抓获,以涉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将其刑拘。

  刘刚今年40多岁,他曾在哈市两家调查公司当调查员。公司每次谈业务前,都给刘刚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被调查人的姓名和被调查的内容,多是涉及婚外情、非法讨债等业务。之后,刘刚上网买被调查人的各种信息,或是花钱买手机GPS定位信息,确认被调查人的位置,开始跟踪、偷拍。当调查员没多久,刘刚看到调查公司很有市场,便在2009年3月注册了佳音事务调查所,自己当起了老板。

  3年多来,刘刚已是“资深私家侦探”,他在网上发布信息招揽业务,接到“活儿”后,便开始购买各类个人信息。

  据警方介绍,他们在“佳音”搜查时看到,各类打印出来的个人信息装了满满一大箱子,有公民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车牌号和车型号。在抽屉里,民警还发现了14本“调查手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调查业务”,约有几百笔。此外,民警还查获1台电脑、5部手机、7张SD存储卡,以及数码相机等作案工具。

  案例2

  亨特调查公司:

  3分钟查出俩月电话单通话记录全掌握

  在此次打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机构中,哈市道外公安分局刑侦一大队打掉的亨特调查公司是其中较大的一家,该调查公司3分钟就能买到被调查人两个月的电话单。

  “亨特”的老板许安(化名)今年39岁,曾是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工人,因盗窃工厂工具入狱。出狱后开了一家调查公司,在户外广告牌上打广告,招揽生意。许安称,他们可以很容易从网上买到电话单,最快3分钟对方就能把被调查人两个月的电话单发过来,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被调查人的通话记录。

  警方除了在“亨特”搜出数码相机、摄像机外,还找到了“后视眼镜”、“行车记录监测仪”等作案工具。“‘后视眼镜’看着和普通的眼镜一样,特别之处在于眼镜边有个‘小镜子’,就算背对着被调查人,从‘小镜子’中也能看到。”哈市道外公安分局刑侦一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李勇说。

  案例3

  新价值网络公司:

  发送木马邮件只要打开就能侵入电脑

  为了完成调查业务,一些调查公司还采取高科技手段,盗窃被调查人的聊天记录,从中寻找“蛛丝马迹”,调查是否有婚外情等。

  新价值网络公司老板李渠(化名)今年39岁。接到调查业务后,他为了获得婚外情等证据,给木马病毒起名为“照片”、“你要的资料”等,然后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到被调查人的邮箱中,一旦被调查人打开压缩包,木马病毒立即植入电脑。之后,被调查人的电脑就如同李渠自己的一样,他可以随意查看QQ聊天记录,以及电脑中的照片、资料等。目前,李渠已被哈市香坊公安分局刑事拘留。

  案例4

  转卖手机定位信息机构:

  一条三百五包月一万二十分钟就能准确定位

  据介绍,哈市香坊公安分局取缔了一家转卖手机定位信息的非法机构。“他们是中间商,并不能直接查询到手机定位信息。有客户买,他们就立即上网联系,然后多以一条信息350元卖出去。”哈市香坊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案中队中队长于佳伟说。

  该信息转卖机构是位女老板,今年30岁,刚开业4个月,就已入账数万元。民警在该女老板的电脑上查询QQ聊天记录时发现,她经常从网上买手机定位信息。据其讲,她将被调查人的手机号码告诉“上线”,最快十分钟就能知道被调查人在哪儿。她常将这些定位信息卖给一些讨债公司,用以追查债主的位置。

  为了扩展业务,该机构还推出了包月服务,对于一些调查公司等大客户,他们的包月价是每月1.2万元。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