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9日讯 (记者 高长利)哈医大大庆校区日前与大庆市大同区政府举行了“板蓝根规范化种植种源研究基地合作项目”签字仪式。这不仅标志着“校地”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更是哈医大大庆校区依托自身科研平台,朝着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大同区素有“中国板蓝根之乡”之称,板蓝根在经济作物结构比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茎年产量25000吨左右,并且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板蓝根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深受市场青睐。然而,由于种源市场的制约,农民购买的种子芽率低、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直接影响到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校地”合作协议的签定,将从根本上解决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源难题。哈医大大庆校区将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本着服务地方、服务百姓、发挥专长、有所作为的原则,搭建起科技服务平台,在优良种子培育、标准化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服务,促进大同区板蓝根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双方还就板蓝根产品深加工,开发板蓝根药品、食品,形成产业链等进一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及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空间,提升产业升级,促农增收的新空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