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2日讯 央视曝光多种药用铬超标胶囊药物后,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关注。近日,记者在市区多家药店了解到,虽然涉事药品已全部下架,停止销售,但市民对药品含毒事件仍心有余悸,不少市民更是“谈药色变”。
“问题胶囊”全部下架
4月30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药店均没有发现“毒胶囊”踪迹。在一家药店,记者依次寻找了央视提到的多个批次的药品,都没有发现问题药品。在另一家药店里,记者看到在售的六味地黄胶囊、颈腰康胶囊等也未见修正品牌。不仅如此,很多产自这9家企业的其它种类胶囊药品在药店柜台上也几乎不见。在另一家药店,记者提出想购买修正药业的阿莫西林,却被告知早已经下架了。记者发现柜台上其他品牌的阿莫西林有三四种左右,最便宜的一盒仅6元多,贵的则18元左右。在黄河北路一家连锁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央视曝光的多种重金属铬超标的药品同批号的已全部下架,目前店里仍在售抗病毒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品,但均不是央视曝光厂家所生产的药品。
片剂药品销量增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毒胶囊”事件给市区各药店带来不小的影响,虽然“涉毒”胶囊下架了,但其他厂家的胶囊销售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药店内所有胶囊类产品销售量猛跌,市民买药多选择片剂、冲剂、水剂或药丸,胶囊类“无人问津”。“这可太坑人了,被曝光的是这些,谁知道还有没有漏下的,以后我可不吃胶囊类的药物了,心里都有阴影了。”正在某药店购药的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据一位片剂区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市民买药大多主动选择片剂类药品,不过胶囊的销量虽有所下降,但药房的总销售量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同种类的药都分很多种药型,百姓选择胶囊少,自然选择片剂就多了。
市药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市药监局要求全市的医疗机构、药店等涉药单位,将9家问题单位生产的所有胶囊产品下架,暂停销售,等待权威调查结果出来后,再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