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元燃油附加费纠结来临
2012-05-03 10:30:5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董新英 刘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3日讯 这个小长假和往年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只是打车出行时,哈尔滨的市民会看到出租车内一张明显的“告知”——从5月1日起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涨至2元的通知。市民调侃这是“涨价条”,哈市打车已经进入10元起价时代。2元背后,我们也听到了更多的声音——

  看涨 联动油价涨之必然

  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准,从5月1日起,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由1元/乘次调整为2元/乘次。此次调整燃油附加费,是哈尔滨在2008年1月1日起首次收取1元燃油附加费后,又一次对出租车运价的调整。

  此次价格变动依据的是哈尔滨市物价局、市交通局共同起草的《哈尔滨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实行燃油附加与燃油价格联动的方案》(哈价联发[2010]9号)。方案规定,高于预定联动点即应启动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调整程序,燃油价格以93号汽油为代表品种,当93号汽油价格在5.29~6.80元/升之间时,每乘次燃油附加1元;在6.81~8.32元/升之间时,燃油附加2元;在8.33~9.84元/升之间时,燃油附加3元。

  其实,燃油附加费上涨并非哈尔滨的“独舞”。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后,我国多个城市上调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深圳市最早调整市内运营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元,起车费达到14元,全国最贵;厦门市自3月30日起,也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增加至3元;3月30日起,昆明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上调为3元,起车费11元,为历史最高;北京市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由2元上调至3元;4月1日起,大连市出租车每车次开始加收1元钱的燃油附加费。大环境如此,油价高企,涨之必然。

  截至记者截稿时,最新燃油价格信息显示,从2日16时起,哈市将统一调整以升为单位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其中,93号乙醇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下调至每升7.88元。对照联动方案,不难看出,此时此地的燃油价格即在联动方案的第二档区间内,2元附加,收之当然。

  问民

  百姓微词 只涨不降

  但与四年前首次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时的情景不同,这“又”多涨的1元钱,激起的声响更大。市民杨先生回忆,2008年,哈尔滨出租车开始加收燃油附加费1元钱,这在当时颇有应对油价上涨而制定的“权宜之计”的意味。“权宜”四年,油价涨涨落落、落落涨涨,1元燃油附加费却“稳如泰山”。习惯了1元的坚挺,这回,2元时代的到来,让市民心生“惆怅”,这2元是不是也是又一次只涨不降的“不掉价”的“权宜”?

  家住道外南极街的陈女士颇有怨言地说“我这每天接孩子,一天来回就是4趟,以前是36元,现在就40元了,这对于打车一族来说可是不小的负担。”一位市民更幽默地调侃,以前下车还有个1元的回钱,这回彻底“一张”出去了。

  更让市民担心的是,现在汽油价格距离联动方案中第三档的价格临界点如此近,那么燃油附加费3元时代是不是也近了?

  合乘现象 集中发问

  “2元”背后的另一个争议在于“合乘”问题。不少市民特别指出,就哈尔滨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来说,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合乘现象非常普遍。当两个甚至三个乘客合乘时,每人都交2元附加费,明显不公。而新实行的方案显然没有把这种现象考虑在内。

  记者也了解到,合乘并不是哈尔滨的“个案”,全国普遍存在。最近,北京就提出“乘客合乘出租车”制度。强调由乘客主导,并强调同一地点上车的两方乘客各付60%的车费。市民认为这种计价方式更合理一些。

  与哈尔滨市民的口头上的“在意”不同,不少地市的燃油附加费灵活多样,并非“一刀切”,实际运行效果很好。北京有明确规定,3公里内不收燃油附加费,超过3公里的乘客燃油附加费标准由1元调整为2元/乘次。深圳也有“红的”和“绿的”之分,红的燃油附加费为4元,能在特区内运营,“绿的”燃油附加费为3元,不能在特区内运营。

  的哥算账 压力减轻

  面对百姓微词,与这多收的“2元”直接联动的另一个对象就是的哥们。

  目前哈市共有出租车企业88家,从业人员3万人,出租汽车14300余台。车型主要为捷达、现代伊兰特、赛豹、奇云和桑塔纳。前4种车型主要加93号汽油,还有少部分使用柴油、天然气。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出租车燃油方式不同,油耗成本也是不一样的。燃油附加费涨了,的哥的收益也多了吧?此番燃油附加费上调,“借力”的可不是所有的的哥。开捷达的出租车司机范师傅细算了一笔账。他说,以目前燃油价格为例,添加93号汽油的出租车的油耗成本大约是每公里0.75元,柴油车合每公里0.50元,天然气价格最便宜,合每公里0.40元。燃油附加费上调,对使用天然气的的哥来说,分担的成本更多。

  范师傅说,与最近的3月份那次油价上涨相比,他的捷达车油钱每升涨了近5毛钱,现在每天加油要比之前多花40元左右。这次燃油费上涨之后,如果按每天可以拉活30乘次计算,可以较之前多收入燃油附加费30元,碰到合乘的,燃油附加费能多收一些。多涨的油钱和多收的燃油附加费基本能够持平或略有增加。

  虽然的哥的成本有所降低,收益有所增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很多司机说,这附加费毕竟不是直接加到计价器里,与乘客难免产生纠纷,多了不少口舌。更没底的是,的哥们担心国家给出租车的燃油补贴是否有调整。记者了解到,2011年12月,哈市发放了2011年上半年出租车燃油补贴,按照每台车辆每出车一天获得36元计算,上半年“满勤”出车的司机可以得到6400元补贴。现在,燃油附加一变,油补的变数也加大了。

  求解

  管理细节 仍需推敲

  对于消费者的诸多疑问,记者专程采访了哈尔滨市出租车管理处。该处负责人表示,这次燃油附加费上涨全部依据都来自联动方案。对于记者代表市民所提出的几个问题,该负责人并没有正面作答,强调燃油附加费是物价局定,他们只是按照相应标准执行。而对于合乘乘客如何分摊燃油附加费,以及他们和司机之间可能存在的争议,该负责人给出的解决方式是“自行协议”。

  面对管理者的“顾大局”而不思“细节”,不少市民和专家也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议。有市民呼吁,可以考虑增加计价器,避免合乘产生纠纷。也可以学习其他地市,细化里程,附加费区别支付。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泽民也指出,目前哈市调整燃油附加费完全由消费者埋单不是很公平。他指出,油价上涨,应该从管理层面进行调控。消费者处在利益链条的最末端,面对燃油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最起码应该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而与单方面提高燃油附加费,降低运营成本这一容易引发争议的措施而言,降低出租车的“份钱”,对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控,减少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的负担,显然更具长远意义。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