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肇源县“两产并举”“双轮驱动” 新型工业化进入加速期
2012-05-07 10:12:5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小兵 付恩龙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7日讯(王小兵 付恩龙记者高长利)今年以来,大庆市肇源县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核心抓园区”总体思路不动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规模企业为牵动,初步构建起了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多元支撑、集约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2012年一季度,全口径产值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72.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68.1%。

  肇源县在发展工业上注重结合自身资源特色,打造拉动力强、产业链长、生态环保的新型工业格局。首先,错位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把项目建设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统筹考虑,站在全省角度谋划项目布局,避免项目雷同、恶性竞争。建设的沈铁新肇内陆港项目,填补了全省乃至整个沈铁系统的空白。其次,放大优势,走链式发展之路。围绕基础好、资源好、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产业上项目,推进种养加、销加产一条龙,形成了以展华公司为龙头的玉米产业、以金天然乳业为龙头的奶牛产业、以隆赫达为龙头的蔬菜种植业、以雨润生猪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业、以皮革城为龙头的皮革产业等“十大产业链”。第三,生态优先,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可能破坏生态、造成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上;对没有先进环保设施做保障的项目坚决不上。同时,加强新型能源建设,重点推进了大丰电力、大唐新能源、利民有机肥等项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较好地处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园区是吸引投资、承载项目、孵化企业的平台载体。肇源县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机制,采取“以资源换资金、以资金强园区、以园区壮产业”和“以城带区、以区兴城、城区一体”的措施,研究落实好“飞地开发”政策,制定税收分成办法,推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促进项目聚集、企业集中、发展集约,努力构建“一区三园”的园区发展框架。定位园区功能,引领发展方向。绿特色食品产业园以金天然乳业、江苏雨润、大庆隆赫达、向往皮业、雪源皮草等五个产业项目为核心,完善园区主体框架,建成龙江西部最大的奶业加工基地、食品加工出口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孵化应用基地以及区域性物流中心。粮食加工物流产业园依托展华公司,大力发展玉米生化产业,延伸粗壮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基地;依托东方集团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产业,辐射黑、吉、辽三省,建成东北最大的粮食集散地。皮革工业园依托皮革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皮革制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培育名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建成集产学研、贸工农于一体的现代化皮革产业基地,加快构建以玉米生化、粮食物流、皮革精深加工为主体、优势互补、定位明晰、联动发展格局。推动项目聚集,提高产业竞争力。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专业化的思路,转变园区产业小而散、功能定位多而全的思维模式,依托大广工业集中区,将同一产业配套项目、关联企业集中摆放,设施共享,规模发展,集群发展,延伸壮大产业链条,巩固提升皮革、粮食、食品、物流等几大支柱产业竞争优势。

  目前,大广工业集中区已经晋升为省级县域重点工业园区。特绿色食品产业园作为大广工业集中区的主功能区,投资5130万元启动了路网、管网、电网及污水提升泵站建设,金天然乳业、隆赫达果蔬、雨润生猪等8户企业入驻园区,2户企业建成投产。新站粮食加工物流园,展华一期建成投产,展华二期、东方集团稻米产业园、隆泰杂粮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累计实现产值74.6亿元、税收2000万元。皮革工业园,新入驻企业8户,投产企业达到23户,初步形成了以制革、皮件、毛皮及制品加工为主导,皮革化工、皮革科技、皮革信息相配套的皮革工业体系,累计实现产值60.2亿元、税收4000万元。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