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给张老师写的祝福卡片。
《北京青年报》
张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的奉献,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最美女教师”名下无虚,她在生死瞬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我们祝福她能脱离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她的学生中。更希望她的美丽化作春风,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新京报》
“最美女教师”
不仅“美”在救人
一场无情的车祸让张丽莉老师成为“折翼天使”。网友称她为“最美女教师”,实至名归、名副其实。她用行动诠释一位教师的仁爱,一位女教师的母爱。
从媒体的报道可知,张丽莉老师的“美”,绝不只是闪现在救人的这一瞬间。当急救车赶到将她送到医院救治时,她还说“先救学生”;为了让班里学生在冬天能喝到热水,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拿出每个月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路远来不及吃早饭的学生;资助班里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每个月一百块钱,连寒暑假都不例外……
如果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张丽莉日常教学生活中的言行,还不为人所知。但事实上,这些点滴言行所体现的职业精神,丝毫不亚于救人的价值。我们要赞美她在救人一瞬间展现的无私,也不能忽略她日常的“美”。
《钱江晚报》
老师就该这个样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好?不同的学生和家长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千好万好,归纳起来“最好”只有一个,即把学生始终当成自己孩子的好老师。
赞美张丽莉,不完全于她的瞬间壮举,是她一以贯之的母爱。学生闫泽坤回忆说,每次放学和张老师一起出校门,她都会拉着同学们说:“来,孩子们,我们一起过马路,看着点儿车……”同学们举了不少例子,都说“张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学生就是张丽莉的生命组成。在医院,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稍有清醒时就喊着“先救学生”。
不少网友说,“这样的老师太难得”,一位70多岁的老人跟帖说,当年他的老师就是这个样。是的,我当年的老师也是这个样。他是位残疾人,写过不少小剧本,擅长针灸推拿,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课余时间,一有小的扭伤就去找他,他一边讲故事,一边做推拿。现在很多老师也是这个样。妻是美术老师,经常带学生参加书画比赛。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忽视我和女儿的存在。我佩服她的是,一些学生经常被她带回家吃饭,她居然都知道这些学生爱吃什么菜。
生成张丽莉这样的老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作为家长,不可忽视自己的责任。过去,孩子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留校,家长心有内疚,觉得影响老师下班休息,而现在一些家长,对老师则要“兴师问罪”:“这么晚孩子饿坏了怎么办?”家长也该想想,老师辛苦一天也空着肚子呢,有的还等着回家给孩子做饭啊!
《京华时报》
女教师挺身而出诠释师者本义
从女教师的从教经历来看,她为了带好自己的班级一直就敬业奉献,无论是先不要孩子全身心投入教学的选择,还是把自己的早饭让给学生吃的细节,都说明这是一个对学生充满了责任感和爱心的老师,危难时刻舍己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平素职业精神和大爱情怀的集中体现。
几年前,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的一瞬间,正在讲课的都江堰光亚学校语文教师范美忠丢下全班学生独自逃生,并在博客中坦言“是求生的本能让我不得不跑”,而另一位正在给学生上课的教师谭千秋,毅然张开双臂为学生撑起一扇生命之门。
遇难的谭老师没能为自己最后的行为说点什么,但人们却从中感受到了另一种本能:一个公民的自觉担当,一个教师对自己学生发自心底的关爱。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说过,爱心是教育的前提,爱不等于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爱。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着以人为本、立人成人的使命。也许舍己救人对不少人来说难以企及,但在教育过程中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热语少一些冷眼,又何尝做不来?感谢这位救人女教师,她名叫张丽莉,一个看似普通的名字,却再一次诠释了不可须臾淡忘的师者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