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1日讯 英雄相惜,同气相求。那些曾挽救过别人生命、曾被英雄救起重获生命的人们,对张丽莉老师的救人壮举有切身的感悟。20日,“哈医大一院张丽莉老师爱心接待室”成为他们的聚会地。他们,让英雄光辉普洒,感恩之心共鸣,人间大美汇聚。
救起溺水少年的郭升说:“我没有张丽莉伟大。”
爱心接待室里的爱心不分轻重,但有过英雄壮举的郭升却连称:“张丽莉老师的壮举才是伟大的,我没有她伟大。”去年8月,嫩江县12岁少年张子轩与父母及一群朋友到嫩江游泳,不料掉进了一个沙坑里,沉下10余米。同在嫩江边游玩的郭升立即跳进江里救人。张子轩的爸爸张波说:“我当时都觉得没救了,看到有人跳进去救孩子,心里一下有了希望。他跳进去后直接把孩子背到了背上,我们在岸上只看到孩子的头,他的身体一点也看不到,他真是舍命相救。”当时,张波不认识郭升,郭升救人后就走了。由于救人导致肺里积水,还打了几天点滴,但没对任何人说起。张波经过三个月人肉搜索式辗转寻找,才找到了在哈尔滨市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上学的郭升。
现在,24岁的郭升正在北安监狱代职实习。昨天,他和张子轩共同为张丽莉老师捐献了1500元钱,并制作了祈福礼物。郭升说:“我和张丽莉老师都是‘80后’,在发生危险时我们都选择了临危而上。我觉得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很多人都会做这样的选择,只不过,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事。但我的行为确实不值一提,张丽莉老师的壮举才是伟大的。”
“他们太伟大了。没有他们,我们这些被救孩子的家长就会痛苦一生,不会知道这一生将怎样度过。”眼噙泪水的张波说,“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我用语言说不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只能代表被救儿童的家长表达深深的感恩。”
当年刘英俊拦惊马救起的儿童也来了
很多人上学时学过“刘英俊舍身拦惊马救儿童”的课文。对多数人来说,这是个故事。但在当年的被救儿童曹文河心里,这是46年不曾磨灭的刻骨记忆。昨天10时33分,57岁的他走进张丽莉老师爱心接待室,捐献了1000元钱。
昨天的哈尔滨似盛夏般炎热,曹文河满头是汗,却坚持穿着西装,他要用最端庄的形象表达对张丽莉老师最深厚的敬意。他说:“46年前,刘英俊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时我年龄太小不太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会到英雄的伟大。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因为自己的生命是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也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
张丽莉是“最美女教师”,她的爱心接待室里也时刻绽放着人性之美。拄着双拐的伤残人士来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稚嫩少年来了,满身灰土的农民工来了……朋友、同学、同事、工友、老乡、亲友结伴而来。至昨天,佳木斯市慈善总会设立在哈医大一院的“张丽莉见义勇为基金”捐款接收站共收到捐款5222503元,仅昨天一天接收捐款就达144201元。
张丽莉的同事说:“全校都在看丽莉和大威对视的那张照片。”
昨天9时53分,佳木斯市19中学张丽莉老师的同事史杰老师来了。她几乎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同事们都想来,但教学很紧张,老师们上课都在哭,眼睛都肿了。我知道来医院也见不到丽莉,但还是想来看看。”她把老师们写给丽莉的信贴在墙上,信的开头写道:“你终于醒来了……”
史杰讲述了学校的情况。她说,哈尔滨的医资力量比较强,看到哈尔滨集中力量救治丽莉我们特别欣慰。初三(3)班50多名学生都盼着老师快点回去。现在,学校选了最好的语文老师马海燕给丽莉代课。我们在佳木斯听到一点儿丽莉的好消息都特别高兴。尤其是18日《哈尔滨日报》上刊发的丽莉和大威(李梓烨的小名)对视的照片,全校都在看那张照片,老师们都把照片下载到自己手机里反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