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消防支队“五大机制”助推执勤岗位大练兵
2012-05-21 10:51:07 来源:七台河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消防支队对拉练装备进行检查。

  东北网5月21日讯 七台河消防支队立足自身实际,加大练兵力度,以科学的练兵方法和有效的练兵措施,不断深化大练兵活动,切实提高部队官兵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着力打造一支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煤城消防铁军。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大练兵机制。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不断健全完善消防责任体系,积极整合全市应急救援力量,有效提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和救援水平,将市政、民政、安监、地震、卫生、交通、防汛、水利、气象、环保、石化、通讯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作战、训练体系,将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单位纳入应急救援体系。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消防部队在多种应急力量的联动处警中进一步熟悉了联合作战程序和力量部署,完善了预案,使大练兵取得实效。

  加强装备操作运用,提升装备实力的大熟悉机制。以提高部队灭火救援实战能力为出发点,把装备建设当作部队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确保装备时刻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为打造消防铁军、提升部队实战能力提供良好的装备保障。支队针对器材装备的性能、用途、技术参数、维护保养方法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置特殊火灾和紧急情况的应急训练,使官兵熟悉各项操作规程,了解灭火救援中预防事故的方法,养成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习惯,增强预防事故的能力。支队要求各单位按照岗位和任务分工,熟悉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车辆装备的技术性能及适用范围,熟练操作应用和维护保养,进一步提高部队灭火抢险救援效能,增强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的防护能力,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性能,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5·12”防灾减灾日消防救援拉练。

  针对重点单位,强化实战的大演练机制。针对本地灾害事故特点和规律,立足部队现有执勤车辆装备和器材,开展以班组、大(中)队为单位的合成训练。支队采取随机拉动、临机设情等方式,组织数次典型灾害事故实战拉动演练。每个大(中)队结合辖区情况,分类确定总数不少于辖区重点单位数,逐一开展实地熟悉,逐一制定熟悉卡,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单位为演练对象,年内对每个重点单位开展不少于2次的实地演练。同时,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类型预案制作和重点单位演练,各执勤中队深入辖区重点单位开展摸底调查与测试演练,强化夜间演练和无预案演练,做好打大仗、恶仗准备。积极开展大型灭火救援演练,如隧道、石油储罐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多部门多警种联合参演,检验了多部门、多警种联合作战的能力。

  严格定期考核、细化标准的月考核机制。严格练兵先练官、强兵先强将的导向,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原则,改革创新训练和考核模式,强化全员练兵。严格月考核制度,科学安排项目,合理分配时间。全员练兵月考核着眼实战需要,科学设置练兵课目,细化量化各级、各岗位人员的练兵内容和标准要求,扎实开展练兵活动。在全员练兵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层层开展比武竞赛,确保全员参与,避免只练尖子队员的倾向,促进部队整体战斗力的全面提升。通过考核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督促各单位加以改正。

  加强练兵工作督导,提升练兵工作质量的奖惩机制。为确保各项练兵工作顺利开展,练兵任务落实到位,支队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统筹安排工作时间,多下基层掌握执勤岗位练兵第一手资料,多为基层解决工作难题。支队建立健全练兵奖惩机制,保证全员练兵健康有序开展。对各单位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督察,对练兵奖惩机制落实不严格的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在练兵考核中不达标人员,支队将组织不达标人员补考,凡补考不达标的人员,年内不得参加评先评优。确保了全市消防部队练兵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