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高三英语教师李媛媛。(照片由本人提供)
生活报5月23日讯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的选择在考前冲刺阶段显得尤其重要,由于高考试卷结构并没有发生重大变更,所以,高考的全部考点都能通过历年试卷进行总结,而回做历年的高考真题就有着较大的意义。重做本地试卷,研读试卷分析,对考试要求、试题选材特点、命题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考听力要边听边记
考生一接到试卷应充分利用考前时间、试音部分时间和每两段对话间的空隙时间快速读完题干和选项,尽量做到带着问题听。
边听边记,避免遗忘。遇到有关时间、数字、人名、地名,要在不影响跟听速度的情况下迅速动笔记下。考生务必养成好的听力习惯,切不可未听完就选答。
单选抓主干排除冗余信息
要仔细研读题干,抓住关键词,捕捉句中隐含信息。灵活采用还原法(把倒装式、强调式或疑问式的题干变换为陈述句,再选就容易多了)、归类法(根据句意,把选项分组归类,缩小范围,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多从交际的角度,即上下文的情景考虑问题,不要单一地局限于某项语法理论。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全局观、整体观,不能顾此失彼,只注意语法知识的正确性而忽略了语境使用中的合理性。
对于含有插入成分的句子,要抓住主干,排除冗余信息。
完形填空从作者角度思考问题
要做好完形填空题,记好“一,二,三,四,五,六”。一个思路:“完形填空所涉及的是一系列与上下文相联系的空白,而不是孤立的空白。两个通:“通读全文,通篇理解”。三个考点:词义辨析,上下文的语境,语言的惯用法。四个线索:词汇线索,句法线索,社会文化线索,上下文线索。五步辨析法:上下文暗示法;从基本词义出发体会细微差别;瞻前顾后法(注意前后搭配);将整个句子化繁求简法;寻找基本的逻辑关系法。六个技巧:细读首句,品味尾句;体会语境,上下沟通;浏览全文,捕捉信息;先易后难,逐步完形;前后照应,左右逢源;复读全文,慎重调整。此外,要跳出“我”的体会而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书面表达抓住题目的关键词
答好书面表达首先要准确审题。动笔前考生要花2至3分钟仔细分析试题,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可以圈点出来。审题应当包括的三个方面:审文体、审要求、审要点,还要涉及到人称、时态、句式的选择及表现手法等。
审好题后确定文体。目前常见的题型主要以书信、看图作文、表格加提示的形式为主并附有一定的交际目的。确定短文的中心及要点。中心要明确,必要时可“列点”即写出提纲和主题句。防止画蛇添足、节外生枝的现象,注意详略得当。然后确定短文的时态、主要句型及必要的短语。在审题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试题中要表达的内容和要点初步确定使用的句式和短语,要善于使用现成的句子结构,注意使用熟悉和地道的短语,即平时背诵的各种体裁范文的格式,惯用语句等。可快速地将可能用到的句子、短语简写下来,以便参考。
书面表达还要注意句式的变换,使写出来的句子更加准确、得体、简洁、灵活。考生要尽量选用含义具体的词汇,以使得句意表达得更加准确。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建议考场答题时间分配为:听力20分钟、单项填空与完形填空25分钟、阅读理解35分钟、短文改错与书面表达40分钟。每个考生情况不同,可机动调整。
一些学生在平时考试中养成了考试结束前匆忙涂卡,甚至铃响后再涂卡的习惯,这种情况若在高考出现后果是很严重的。考生要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左右涂完自己的机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