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5日讯 发现检查井缺损、危及道路交通安全,24个小时内完成整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井盖缺失,6个小时内完成补缺。记者23日从哈市建委获悉,《哈尔滨市政道路检查井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哈尔滨市政道路检查井管理办法》所称检查井,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照明、通信、供热、数字电视、交通信号、数字城管、视频监控、消防等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检查井、阀门井、排气井、观察井、雨水井和用于清掏、清淤、维修等各类作业井。
《哈尔滨市政道路检查井管理办法》中规定,检查井应安装牢固,与路面保持平顺衔接、无响动、无缺损,如发现检查井缺损、危及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应当立即采取现场安全防护措施,24个小时内完成整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井盖缺失的,6个小时内完成补缺;主干街路的不达标检查井,今年9月末前完成更换整修;检查井井盖应设置专用功能标志,井壁设置产权单位、联系电话等,检查井产权类别标志和产权单位专用维护电话向社会公开,保持24小时畅通;对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设置警示标志或安装替代井盖;成立抢修抢险队伍;建立检查井档案库,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市政道路无主、弃管、废弃检查井,由城市道路管理部门负责整修处置。
新闻链接
2004年3月23日晚,哈市9岁男孩徐冰来到马家沟河畔公园玩耍。在走过一个由竹条、锯末子、玻璃丝等物品压制而成的排水井盖时,井盖突然破碎,徐冰掉入排水井中被污水冲走。数小时后,徐冰的尸体在几千米外的污水处理厂被发现。
2004年5月9日晚,哈市师范大学21岁大学生袁博与同学返回宿舍楼时,突然跌进了一个未设任何警示标志、没有井盖的马葫芦中溺水身亡。
从2004年开始,哈市开始对马葫芦进行整治。虽然没有再发生过市民殒命马葫芦的事件。但是,马葫芦伤人、吞车的事故却从未停止过:
2005年10月9日,一妇女背着一名儿童在行至哈市一在建工地时,踩到一个盖着塑料布的马葫芦上,两人掉进马葫芦里。
2006年3月12日,来哈建厂的投资商香港圣碘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夫,掉进哈市道外区南勋街62号正大龙生家园门前的马葫芦里。
2006年3月17日晚,哈市29岁的中学教师由明化骑自行车行驶到动力区民生路时,自行车扎入一个破损的排水井中,造成面部多处受伤。
2006年8月6日11时许,在哈市道外区大新街70号门前,驾驶摩托车的李先生被一个没有井盖的马葫芦绊倒在地,身体多处受伤。
2006年8月23日,哈市道外区的一位六旬老妪一脚踩进了小区内破损的马葫芦盖里,右小腿被卡伤。
2006年9月12日晚,一辆吉普车在行驶到哈市道外区三机街跨线桥道口处时,右后轮突然陷进了一个没有井盖的马葫芦内,吉普车的油箱被磕漏油并发生燃烧,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2011年7月,哈市道里区海富康城小区门前发生一起“马葫芦吞人”事件,一女士抱着孩子垂直坠落,该女士重伤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