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大县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实现无缝对接?如何构筑主导产业、“量身定做”特色产业,向经济强县跨越?
黑龙江日报6月1日讯 近年来,肇州依托特色鲜明的农畜产品加工区,工业经济蒸蒸日上,升腾起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颗“新星”,受到省委、省政府关注。
初夏,记者走进肇州,破解隐身奇迹背后的“密码”。
论资源优势,肇州最长久、最可靠的还是农畜产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利用农业之长补工业之短,毫不动摇做足农畜产品加工这篇大文章
出肇州20分钟,汽车下了公路,驶入杏山项目区。平直的水泥路边,新建的厂房一栋栋、一排排,新开的工地塔吊林立、机声轰鸣,路灯、车站、绿化一应俱全。
走进坐落于这里的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管委会一楼,一幅巨型沙盘映入眼帘。园区综合工作部部长徐立本告诉记者,杏山项目区是园区核心区,从前是一片盐碱地,现在已开发建设近5平方公里,不到一年规模又扩大了一倍,正着手三期开发的招投标。“落户园区的企业,一大批是行业龙头,光是全国五百强就有3家。”
自信满怀,豪气冲天。肇州趟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
肇州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我省西部畜牧主产区之一,玉米、生猪、肉牛、杂粮等物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在风光尽失、一油独大之后,渐渐迷失了方向。在大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潮中,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掀起“洗脑”风暴,找寻工业强县的路径。县委书记王兴柱提出,只有坚持“以工带农、以工促农、以工兴农”,用工业化思维统筹肇州县域经济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内生增长、科学发展之路。论资源优势,肇州最长久、最可靠的还是农畜产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利用农业之长补工业之短,毫不动摇做足农畜产品加工这篇大文章。
方向一定,发展战略便浮出水面:以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统领,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聚集、培育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优势集群的思路,构建园区工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县、资源大县向工业强县、经济强县的转变。
集聚全县力量,规划、推进园区建设,杏山、丰乐、长山、永乐项目区竞相起跑。“从2010年到今年上半年,县财政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已突破4亿元,相当于同期可用财力的一半。”县长陈国彬的总结很形象:“我们咬紧牙关,一‘砸’到底。”
不到两年时间,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达到“五通一平”标准,建设了园区服务中心、金融财税中心、物流园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和集中供热、节能照明等基础设施,承载项目能力大增。成功晋位省级工业园区,正在争晋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跻身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正在申请纳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在肇州采访,记者听到最多的字眼是“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勒紧裤腰带,埋头自己干”,成就了“肇州速度”,实现了“弯道超车”
舞台搭起来,项目立起来。
政策导向,全员招商、定位招商、放飞招商、攻坚招商,招商引资一浪高过一浪。2011年到位资金24亿元,是上年的1.5倍。新引进百森食品工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建设可口可乐冰露饮用水、果汁饮料及八宝粥、王老吉茶饮料、白象方便面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3亿元,利税3.8亿元,安置就业1000人。
集聚精干抓推进。县处级领导“五定六保”推进项目,跟踪服务、专人帮办,企业省心省力。成立了项目预审委员会,相关部门“集体会诊”、会签,项目审批“一站完”。县经合办副主任毛兴春告诉记者:“肇州党政班子一心干事成事,项目有1%的希望就付出100%的努力。决策‘快’字当头,谈好就拍板,事不过夜。”
环境好不好,投资者最有发言权。昆仑酒业“探路”之后,接连在肇州投资四个项目。鑫珑腾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说:“县里头头脑脑到企业,就是低头服务。要让我评价,两个字:到位。”
在杏山项目区,鸿大牧业、鑫珑腾肉业等加工企业产销红火,江苏雨润、长春皓月等肉类食品领军企业投资的项目年内投产。“这些项目投产后,年可屠宰加工肉牛26万头、生猪100万头、肉鸡3000万只。”徐立本用数字注解。
“肇州速度”,催生两年“三级跳”。截至目前,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共入驻企业47家,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元,17个已投产。杏山项目区入驻项目29个,20个在建,9个已投产。今年,园区计划引进投资亿元项目5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
在最新出炉的全省工业十强县榜单中,肇州一举高居第二名。
园区大而全,一遇冲击必然垮掉。必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走专业化、特色化、深加工之路,锻造魅力,激发活力,否则就是昙花一现
园区建得好、走得快,不如瞄得准、行得远。
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加强顶层设计,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关联度,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放大“集聚效应”。长春皓月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肉牛养殖、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山东六和等企业生产的绿色专用饲料,供给畜禽养殖基地;江苏雨润、长春皓月生产的鲜牛骨,专供太爱肽生物科技公司胶原蛋白肽粉项目;昆仑啤酒项目,原料来自近邻泽龙公司产出的玉米糖浆。
摆入一个项目,多个项目主动跟进。到今年年底,园区项目将有20个以上建成投产。
园区定位独到,实现了一二产业无缝对接。工业反哺,肇州农业“四子登科”。丰富“肉案子”,以江苏雨润、长春皓月、鸿大牧业、兴和生物科技、太爱肽生物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建设绿色禽畜熟食肉制品、全蛋粉、蛋黄粉、胶原蛋白肽粉等项目;扩充“酒坛子”,以昆仑酒业、全星公司、悦然饮品等企业为龙头,开发国内知名品牌的酒类、果汁蛋白饮料、饮用水、凉茶等项目;拓展“米袋子”,以黑土香、谷源香等杂粮加工企业为龙头,开发精品杂粮速食食品和健康饮品等项目;提升“菜篮子”,以万栋棚室和绿色种植基地为依托,开发“三果四菜一菌”绿色特色果蔬食品加工项目。
龙头照明方向,市场摆在门口。谷源香年产5万吨杂粮加工项目达产后,肇州杂粮销售“一勺烩”。双发乡养猪大户王峰告诉记者,受益于杏山项目区,生猪每斤多卖1毛多,他一年就可多赚2万多。
咬定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园区目标,到2016年,肇州农畜产品加工区开发面积将超过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增加值150亿元以上。仅现有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县财政每年至少增收10亿元。
记者感言
不换“葫芦”就换“药”
一招鲜,吃遍天。肇州的招法,鲜在高人一筹、快人一拍、万众一心、别具一格。
我省是农畜资源大省,玉米水稻、猪牛鸡鸭,大部分县家底基本差不多。如果再亮亮区位优势、交通条件、气候环境,肇州还要差一些。只不过,肇州发展县域经济,“葫芦”没换“药”换了。
不久前,我省某地市主要领导率团来肇州考察园区经济,临了感言:肇州发展优势并不大,工业能搞得这么好,源于思想观念上去了。这个评价,一语中的道出了肇州工业奇迹般崛起的“药引子”。
“肇州模式”为破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为发展优势这道难题提供了范例,对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首先,要探明家底,放开视野、立足长远,审慎明晰经得起历史推敲的发展思路。认准的路,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走下去,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人家今天“敲锣打鼓”而乱了阵脚。其次,资源优势只有放到经济发展和市场规律的大环境中去考量、去构筑,才能“成势”。否则,粮还是那堆粮,肉还是那块肉,做不成真产业、大产业。再次,做好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文章,远不是上几个大块头项目那么简单,要力求形成上下游链条、提高关联度,项目才能站住脚,投资才能有长远效益。上项目切忌大而全,切忌见啥吃啥、吃啥啥香。
换了这几味“药”,农业大县发展工业的“葫芦”才能焕然一新,才能治好资源大县、工业弱县的“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