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讯(杨海春 徐千 记者杨林川) 针对高考期间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作弊的非法行为,全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将根据职责分工,积极配合教育、公安等部门,采取监测技术手段,认真做好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高考作弊的工作。今年高考期间,全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将出动无线电技术和执法人员近200人,全天候启用无线电固定监测站29个,无线电监测车30辆,及所有便携式测向仪、无线信号压制系统等专业设备,严防利用无线电设备的作弊行为。
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将被严查
近日,省工信委无线电管理局就全省高考无线电保障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熟悉了解无线电作弊的各种最新倾向,掌握最新技术动向,研究制定无线电安全保障方案。各市地与考务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了解考试重点区域,合理配备技术人员与技术设施,提前介入考点周边区域,认真实施电磁环境测试。配合有关部门检查销售市场,防范非法兜无线电作弊工具的行为。加大考前巡查力度,给有作弊企图的人员以震慑。
高考期间,无线电管理部门将根据当地招生考试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对重点防区进行严密监听和巡查,对涉嫌作弊的无线电信号迅速予以识别、测向和准确定位,一查到底。根据作弊特点,对考场外的作弊信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技术阻断,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将继续严查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行为,配合公安部门对作弊人员进行查处。
向外传题、接收答案均属泄密
此外,《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规定,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或是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考生,除当年高考各科成绩被取消外,还将面临停考1至3年的处罚。
教育部和国家保密局也明确规定,全国统考的试题在启封并在使用完毕前为“国家机密级材料”。考生在考场外传题及在考场接收“答案”均属违法泄密,不但是考试违纪,而且触犯了法律,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者,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