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8日讯(记者 侯巍)近年来,富裕县着力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把提高村级班子待遇作为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助推农村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在经济上保障、政治上激励、生活上关怀,切实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活力。
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安心”。围绕“工作有合理待遇”,突出量化打分、民意反馈、实绩考核等环节,进一步创新村书记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了富裕县村级班子工资稳定增长和奖励激励机制考核办法,在村班子原有工资待遇不变的基础上,每年纳入县财政预算180万元,坚持“酬劳挂钩”的原则,依据村班子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把稳定增长和奖励工资各划分为四个档次,明确了稳定增长和奖励激励工资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占总额的25%—30%标准发放,切实提高村班子的工资待遇,激发了干事创业动力。四年来,累计发放村级班子稳定增长和奖励激励工资658万元,村班子年平均工资已达1.8万元,最高可达3.4万元。
二是拓展政治空间“拴心”。围绕“干好有发展前景”,积极在政治上为村党支部书记谋出路,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双带”本领强、群众威信高、议政能力强的村书记,列席乡镇党政联席会议,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由乡镇党委推荐并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或各种民间组织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安排村党支部书记到上级有关部门、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挂职,进一步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学习经验。同时,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了村书记和村主任个人档案,并由县委组织部集中管理。实行调整村书记岗位县委组织部报批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村书记的选拔任用及管理工作,村书记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得到有效提升。目前,全县90名行政村村书记中,有市党代表1人,县党代表11人,县人大代表13人,县、乡党委委员各1人,担任乡镇奶牛协会会长和新农办副主任3人,列席县、乡重要决策24人次。
三是解决后顾之忧“暖心”。围绕“退岗有一定保障”,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到龄即退机制,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离职退养管理办法,县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20万元,为正常离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发放离职补偿和离职退养补贴490人左右,将支付一次性补偿款约70万元,每年支付补贴约60万元,在年底前两项资金将全部兑现到位;建立完善村书记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依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采取集体和个人分担、县乡财政适当补助的办法,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8万元,每人补贴参保金200元,有效提高了参保的额度;同时,出台了专项奖励政策,对年交售鲜奶达到5000吨的村,为村书记购买一次性养老保险;对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本村耕地总面积20%且奶牛存栏30%实现规模养殖的,奖励村集体5万元。截止目前,分别为3名村党组织书记购买了2万元的一次性养老保险,村党组织书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到100%,真正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发了在职村书记扎根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