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2日讯(记者 侯巍) 双鸭山市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通过实施以“标准化要求、个性化设计、制度化推进、系统化落实、科学化考核”为核心内容的“五化”工作法,把“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统一部署,捆绑推进,使“两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实际工作和重点任务,通过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等有效形式,提升党员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新安煤矿5502段“佘洪海”班组利用“微型党课”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班组成员每次入井前都要上一次5分钟的“微型党课”,通过这种方式确认矿工精神状态、灌输安全知识、进行安全宣誓,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党内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以龙煤双鸭山分(子)公司党委为试点,探索将党建活动保障经费在行政经费中列支。目前,公司党委已按照每名在职党员300元标准,每年列支330万元作为党建活动经费。
创新载体,实现工作设计个性化。实施“党建信息化”工程。按照煤城党建独特优势,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地市级党建信息平台—“煤海红帆”,开通了手机短信互动、党员志愿者服务、网上党支部、网上(手机)交纳党费、网上转接组织关系等8大基础平台,实现了党建信息化助推党建科学化。针对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实际,探索建立“项目党建”工作模式,建龙集团双鸭山分公司在推进无缝钢管、提钒冶炼等重点项目过程中,将党支部建立在项目班组上,设立“党员示范岗”12个,“创先争优先锋岗”6个,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市委从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发展经济、带领致富能力入手,在全市开展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春耕、夏管、秋收、冬训四个阶段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思想素质、法律意识和农技水平。年初以来,已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0期,培训党员1200余人(次)。
强化落实,实现工作推进制度化。完善工作方法推进制度。坚持用工作法指导和推进工作,在农村积极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宝清县在推行“四议两公开”基础上,创新推广了“四议三公开”工作法,解决处理农村问题490件次,群众知情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95%和90%。建立检查推进制度。市委建立党建工作周汇报、月检查工作制度,通过检查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年初以来,市委组织部在全市不同领域召开党建工作汇报会6次,经验交流会3次,有效地推进了重点工作。建立约谈推进制度。针对党建经费、场所维护、激励保障机制落实等难点工作任务,市委组织部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部长、党务干部建立了工作约谈制度,帮助基层破解工作难题。目前,已约谈120多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6件。
培育典型,实现工作落实系统化。建立党建联系点。市委提出建立了“七个一”工作制度。即:包扶一户企业、包保一个项目、联系一个村(社区)、包处一个信访案件、扶助一户困难户、完成一个调研课题和创新一个工作成果。市委组织部部领导班子和各科室在全市率先选择了26个行政村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联系点120多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70多个。建立党建示范点。市委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确定100个党建工作示范点。成立了5个工作指导督查组,对示范点进行分类指导,总结工作经验60多条。建立党建工作帮扶点。制定下发了《“百名党建指导员下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非公企业中下派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164名,建立帮扶点328个,完善了工作写实、对接登记等基础工作。目前已在全市“两类”组织中组建党组织26个。
规范模式,实现工作考核科学化。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市委书记与县(区)和市直党委书记签订了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状,形成了“签状承诺、公开述职、考核评价、问效问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完善了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考评结果通报机制,明确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规定对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不合格的党组织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目前,市委已对8名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落实党务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按照“一定三有”要求,落实了《关于双鸭山市农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已达到12000元,各县区累计投入离任补偿和补贴资金484万元,为1644名离任村党组织书记解决了生活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