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 佳木斯市是全省率先开展畜禽定点屠宰管理的城市之一。分别从1996年和1998年起,对生猪及其它畜禽实行了定点屠宰管理。10多年来,取缔违法屠宰窝点百余户;共检出并销毁病害劣质肉60余万公斤。去年以来,佳木斯市结合公安机关“除四害”工作,采取教育和打击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全市普遍存在的牛肉注水顽疾。
据了解,佳木斯市共有生猪屠宰企业4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户(市区9户);乡镇级屠宰企业24户(市区4户)。市区9户企业中3户已经自行停业或责令停业,现营业的6户企业中有两户是综合屠宰企业。具备辐射全国生产能力的有佳木斯顺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汤原县四海食品有限公司两户企业,其它企业大多是定点屠宰制度建立时的老企业。随着雨润、双汇、金锣等品牌肉品的冲击,这些靠代宰为生的企业日渐萎缩。按照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要求,大多数企业要强制退出屠宰行业。根据前期商务、畜牧、环保联合审查的情况,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在6户左右。佳木斯市共有禽类屠宰企业10户,其中:市区5户,所属县(市)5户。大牲畜屠宰企业13户,其中:市区6户(综合2户);所属县(市)7户。
目前,全市屠宰企业屠宰资格亟需审核清理。2010年1月1日起《黑龙江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施行,《条例》规定其它畜禽屠宰企业定点屠宰资格须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条例》施行前这些企业定点屠宰资格审批比较混乱,有所在县(市)政府审批的也有商务、畜牧部门审批的。在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中被关停的企业,有的同时具备大牲畜屠宰、禽类屠宰资格,这些企业按严格标准被取缔,而其它条件相同的企业却正常生产,这显然不公平并违法。肉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其它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多数生产条件差、管理落后。特别是禽类屠宰后代宰业户普遍泡水,这不仅变相注水,同时也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其它畜禽定点屠宰企业普遍不具备低温冷藏能力,使执法部门无法打击这一顽疾。通过审核换证工作淘汰落后企业,提高其它畜禽屠宰企业生产加工水平。
放松屠宰监管随时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如果监管不利,病害等违法肉品的高利润,会使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将劣质肉、病害肉、注水肉随时带入市场、餐饮行业,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市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屠宰行为的打击,有效阻止了因畜禽肉产品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但也暴露出监管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还需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完善监管程序,做到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