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市少数民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在红旗满族乡中心小学校举行。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红旗满族乡中心小学校开展多项满族体育活动。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东北网6月19日讯(记者 王蕊)19日,记者从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中心小学校召开的哈尔滨市少数民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上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普及教育初见成效,民族特色办学正在形成。
哈尔滨市红旗中心小学地处满族聚集的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其中满族人口占46%,是一所民族小学,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确立满族学校特色是学校彰显地域文化、凸显民族特色、践行人文教育的战略性选择。3年来,在做好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基础上,挖掘和开发了学校课程教育资源、环境教育资源和校园群体活动教育资源,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的现代文明教育有机的结合。

满族体育项目“斗拐”。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学生们投入在丰富地满族文体活动中。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学校从挖掘满族的文体活动入手,搜集整理了近20种满族体育项目,包括珍珠球、蹴球、拉地弓等活动,并编排了满族团体操、满族舞蹈、抓鼓表演等活动,并坚持开展以满族文体活动为主的阳光体育课。依托社团活动,进一步深化满族文体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特长,成立了三弦乐团、合唱团、葫芦画艺术社、面具画艺术社,并聘请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真正使满族文化专业化。
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了课程文化建设,在落实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开发了满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把满族历史文化引进课堂,研发了校本教材《红旗满族历史文化读本》和《满族语言文字》,介绍满族的历史发展、传统习俗和语言文字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变学年学科组管理为团队管理,共成立8个教师团队;变班级管理为团队管理,每4—6个人为一个小团队,每个团队拥有自己的满族特色活动,老师也由被动变主动,团队化的管理模式更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据哈尔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文化处处长金乃京介绍,全市共有131所民族中小学,共有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4个少数民族。2009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哈尔滨市各民族中小学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开展活动,普及语言文字、工艺、文艺等传统文化,在3年级以下的学生中着重普及民族知识教育,在3至6年级重点普及民族政策,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且在促进为哈市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