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大爱龙江"的内生动力与形象塑造
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王爱丽
|
2012,以张丽莉为首的龙江英雄集群式涌现,绽放出美丽绝伦的人性光辉,展现出新时期龙江人的精神风貌,感动龙江,感动中国,感动世界,一个大美大爱的龙江再次让举世瞩目。
历史告诉我们,这一现象的产生绝非偶然。亘古至今,黑龙江从来就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热土。大美大爱龙江开发建设的伟大历程,是一部开放包容、无私奉献、追求崇高的雄浑史诗,有着历久弥新的内生动力;面向未来,大美大爱龙江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吉炳轩同志关于“建设大美大爱龙江”指示精神为主旨,以对内强化文化认同、对外再塑文化形象为目标,将有助于我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整合,有助于新时期龙江精神的提升,有助于凝神聚力、促进龙江更好更快地发展。
追求崇高,“大美大爱龙江”的内生动力
丰富的历史遗存,无疑是一场文化阅读的盛宴——历史上鲜卑、女真、蒙古、满族等逐鹿中原的天之骄子,筚路蓝缕的闯关东人,忠贞报国的爱国志士,新中国开发建设北大荒、大庆、大兴安岭中无私奉献的创业者等,用青春、血汗乃至生命铸就了独具移民特质和崇高品格的黑龙江区域文化精神,已成为大美大爱龙江不竭的内生动力。
大爱铸就大美。历史上哈尔滨善待2万多犹太人和黑龙江方正善待5000多日本妇孺遗孤,留下了让世界瞩目的人道主义光彩记录,彰显着大美大爱龙江的文化底色;十万转业官兵、下乡知识青年等在开发建设黑龙江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龙江精神,饱蘸着龙江人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崇高情怀,展示着大美大爱龙江的文化内核;从“最美女生”、“最酷爸爸”,“最帅小伙”再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军人高铁成”,演绎了龙边的正义与温情,再现了新时期龙江“草根英雄”大美大爱的崇高情怀。
大美烘托大爱。黑龙江有着神奇瑰丽的自然之美,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界江、大平原、大冰雪等,辽阔浩瀚,气势磅礴,异彩纷呈,美仑美奂;黑龙江更有博大厚重的人文之美,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人与人友善关爱、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广袤雄浑、冰雪严寒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移民文化、多元共融的社会生态坏境,养育了龙江人粗犷豪放的气质,质朴率真的品性,热情大方的特质,也造就了龙江人包容海涵的气度,无私崇高的品格。正所谓“南国有才俊,我地多豪杰“ ,龙江人以古道热肠、真诚善良、重情重义的大美大爱形象而闻名于世。
大爱铸就大美,大美烘托大爱。大美大爱,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更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相辉映,和谐统一。
铸魂固本,“大美大爱龙江”的形象塑造
如何整合升华、传承高扬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再塑龙江文化形象、促进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又好又快发展?应该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道德教化、突出主题实践和拓展宣传载体等方面下功夫,使“大美大爱龙江”的形象塑造成为铸魂固本的有效措施,成为龙江人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有效载体。因此,特建议如下:
深化理论研究,铸就精神之魂。要进一步深化大美大爱龙江的理论研究,为继承、弘扬龙江优秀精神,再塑龙江形象,凝神聚力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借助外脑和智库,加强对大美大爱龙江的精神内涵、内生动力、时代特征、意义价值等方面内容的系统研究,并重点就如何发扬光大开展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不断地升华,在整合中壮大,在传承中高扬,让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成为跨越时空、穿越心灵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的决定性力量。
加强伦理教化,培育人文精神。要特别加强伦理教化,把大美大爱龙江精神的宣传与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启蒙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诚信自律、关爱他人、珍视自然等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并使其内化为精神品格;把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之尽快内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精神追求,学会和谐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黑龙江人的文明素质和整体形象。
突出主题实践,促进道德养成。要秉承大美大爱龙江主题实践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在广大青少年和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寻找温情,发现感动“的道德互动活动、“厚积小善,汇爱成流”的道德实践活动、“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德体验等系列活动,促进道德养成。要通过寻找真情,追求崇高,发现大美大爱。不断地追求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相辉映、和谐统一,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人与人友善关爱、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要通过厚积小善,汇爱成流,践行大美大爱。在全社会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奏响大爱的主旋律,让大美大爱汇聚成流,并内化为龙江人的素质品格,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拓展宣传载体,弘扬核心价值。要在深化理论研究、加强伦理教化、突出主题实践的基础上,拓展宣传载体,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报告会、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各级党校培训和文学艺术作品开发等形式,深化龙江优秀精神资源的宣传和普及,强化文学艺术作品的陶冶和激发。特别是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扩大舆论宣传,使大美大爱龙江成为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要通过再塑形象,铸魂固本,高扬大美大爱。设立并启动“文化形象建设工程”,开展以“感知龙江,塑造形象”黑龙江文化形象名片推荐等系列活动,力求将此项工程办成对内增强文化认同,对外再塑文化形象的文化品牌工程,办成广泛宣传大美大爱龙江,积极建设大美大爱龙江,让更多的人关注龙江、认识龙江、热爱龙江的文化盛典。
要不断地拓展载体平台,强化舆论宣传,以文化定成败,以道德比高下,以精神论赢输,让“大美大爱龙江”的崭新形象享誉全国、闻名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让“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