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胜千与老师高兴地聊着天。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东北网6月25日讯(记者 王蕊)日前,我省招考办正式公布高考成绩,理科最高分数705分,考生为哈师大附中的蒋胜千,荣登全省理科状元。其中,蒋胜千的英语139分,数学146分,语文126分,理综294分。25日下午,记者来到哈师大附中见到了这位理科状元,在与他攀谈的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语就是“自学”,他说,在他的求学过程中,课堂外的“自学”很重要,这是一种查缺补漏的最佳良方,更是一种学习体系式的形成。
蒋胜千是个有朝气的男孩,在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非常的开朗、善谈,时常地露出羞涩的笑容,尤其当媒体记者对他表示祝贺和鼓励时,他的脸上还会微微泛红。
“能考到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既在我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吧。”他说,这几年下来,他的确很刻苦、下苦功,而身边的家人和老师对他言传身教,给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因”才会促成今天的“果”。反言之,全省的学习优异的考生有很多,能够脱颖而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数学好是天赋 参加竞赛是磨练
9岁开始参加数学竞赛,10年间参加了30多场全国竞赛,高二时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因成绩优异当年即被保送清华大学……刚刚19岁的年纪,却有着让许多人羡慕的经历和过往。
“9岁那年,我试着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没想到取得了银牌的好成绩。从那以后,也就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喜爱,我开始热衷于研究数学题,自己总结解题思路。”他说,数字对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而在破解一道道难题时,他更多的是体会到一种兴趣。
据他的家人回忆,自那时开始,蒋胜千不断地参加各种全国类竞赛,挑战自己,华罗庚杯、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外语竞赛等等,10年参加了近30余次。
据他回忆,在一次参加数学竞赛期间,考生要住在一起,那时候不能更多的依赖老师的指导,更多的是自己的钻研,有一个时期,蒋胜千甚至遇到了“瓶颈”。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同宿舍的兄弟们会经常地凑在一起研究数学题,在表达各自意见的同时,也互相听取解题思路,没想到,一来二去的,逐渐地打开了蒋胜千有些封闭的大脑,甚至几个人迸发出了让人惊讶的学习效果。
“参加竞赛的这些经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竞赛也是一种考试,就像运动员一样,参加的比赛越多,心智越成熟,心态越平和,我也是一样。那段时间,与‘战友’、竞争对手的碰撞让我学到了太多,直到现在都觉得很深刻,久而久之,我才能像现在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参加每次的考试。”
“自学”是我的学习方法 助我攻破难关
就在高二那年,蒋胜千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因成绩优异当年即被保送清华大学。
“其实高三时,他可以不用继续上学了,但是他非常珍惜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不想辜负学校老师的培养,还是在学校度过了高三生活。”蒋胜千的妈妈说,蒋胜千一直与同学们打得火热,跟老师的感情也很深,他被笑称为班级的“体活课代表”,因为一看到同学们情绪烦躁时,他就向班主任去争取体活课,带着男生们一起打篮球。
班级里,同学们也总愿意找蒋胜千帮着解答学习中的疑惑,他都会非常积极地帮助大家。“同学们来问我,说明很相信我,这让我也觉得很窝心。更肯定的是,跟同学的交流对我自身也是一种补充,讨论之后,对方也学会了,还开阔了我的思路,对我们两方都有所提高,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许多家长都很疑惑,理科学习的这么好,是不是蒋胜千参加过不少的补习班,才积累的这么多做题经验和思路?面对这样的疑问,蒋胜千说,他恰恰不会参加很多补习班。在这方面,他的父母很尊重他的意见。
“比起大班补课,一对一的补习方式更让我接受。而这种情况下,我会想,下课后跟老师答疑解惑反而更省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已经习惯了在每学期、每堂课开始前几天,提前预习一下学习知识,针对不会的问题更侧重地听课,一节课下来,任何疑问都没有了。”他说,在几年的求学过程中,他甚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体系,他愿意自己多思考一会,在“自学”中查缺补漏,攻破难关,这样来的更记忆深刻,也开拓了思路,对于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锁定目标“清华” 与老爸师出同门
“清华大学”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难舍的梦想。而对于蒋胜千来说,奔向清华的大门,更是他内心渴望已久的愿望。如今,坐在眼前的这个男孩已经可以侃侃而谈,而他也许没有意识到,父亲其实早已对他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蒋胜千的爸爸是清华电机系高材生,在哈市电机厂做副总工程师。过去,他时常听别人说起爸爸是哪里哪里毕业的,大家还时常投来尊敬的目光。那时,“清华”的字眼已经深入他的血液里,尽管他当时还不知道清华到底有多好,却从小就想着要考清华。
尽管在高二时,蒋胜千已经就被保送清华大学,但那个专业不是他喜欢的专业。所以到了高三,他再次申请了清华大学的保送生,并再次被保送清华大学,这次,他选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电机专业,爷俩也将“师出同门”。
也是在他父亲的影响下,蒋胜千开始阅读各类书籍。他说,他的家中有两个大书柜,一个书柜放满了爸爸妈妈的专业类书籍,另个书柜就都是他喜爱的书籍了。“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就总看书,时间长了,我也有这个习惯了。不过,我很喜欢史书,里边的故事很吸引我,每次拿起来,我都会忘掉时间。”对他来说,比起积累知识,看书更是一种放松。
学习永无止境 为大学提前预习
当天在哈师大附中等待蒋胜千时,记者发现,他是背着书包过来的,那里边装着的都是托福考试的复习材料。
跟许多开始放松的考生不一样,就在毕业后的每天上午,蒋胜千都会背着书包上课到中午12点半,下午回去后,他还会复习一遍。他说,“我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大学的课程了,这或许已经变成我的一种习惯了。”
蒋胜千说,他是个性格开朗,愿意交流、喜交朋友的人,希望在大学还可以修一个经济学的双学位,开发自己这方面的潜质,然后到国外进修研究生,现在的学习也是在为此打基础。“学习永无止境,我要为我的下一个目标开始奋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