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27日讯 在楼下的集贸市场买了半块西瓜,吃过后第二天出现腹泻,与商家协商无果,哈市市民刘女士将此事投诉到省消协。近日,省消协受理了多起消费者因食用在超市、水果店购买分块销售的水果后,出现腹泻、呕吐的投诉。省消协发布消费警示,夏季消费者慎重购买超市或商场内分块销售的水果。
夏季到来后,切开后水果的保鲜期明显缩短。据了解,经省消协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分块水果被保鲜膜覆盖后,消费者很难辨别它的新鲜程度,经营者经常将过了保鲜期的分块水果摆上货架继续销售,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出现腹泻、呕吐。
据专家介绍,水果切开后,维生素C容易在空气中快速氧化,高温及阳光照射会使营养成分迅速降低。此外,如果水果没有经过清洗处理,表面附着农药、动物排泄物或沙门氏菌等污染物,用刀具切开时就会经刀具传给食用部分;切开的水果在室温下存放太久,会滋生大量细菌,食用后会造成腹泻等不良反应。
省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要尽量购买完整的,如果一定要购买分块水果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留意包装是否完整,是否用保鲜膜保存;二是仔细观察水果外观是否完好,有没有变质、长毛、霉烂的痕迹;三是注意保质期,一般分块的水果都是当天销售的,如果发现不是当天的,尽量不要购买;四是买回家后如不立即食用,应放入冰箱内冷藏储存。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