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7日讯 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27日结束,为了帮助考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今年中考各科试卷,特推出2012中考各科试卷解读专版,特邀哈工大附中初中部毕业班任课名师,就试卷内容、特点、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与解读。
语文 试题区分度清晰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区分度清晰,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学生的实际,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着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以及探究知识的能力;着眼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试题涉及到初中教材8本书中的近20个单元,知识点分布合理,难度适宜。积累与运用涉及面广,适合考生的知识层面。字音、字形、成语等知识点取材于教材,名著考查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所以学生平时要关注教材、多积累。
试卷命题用词规范,知识考查点设置明确,可以公平、全面地考查学生审题的细致程度和分析考点、组织语言答题的技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在卷面上得以体现。以阅读题为例,除了兼顾对不同文体知识的考查外,更注重对学生能力与思维活力的考查,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说明文《植物聊天》以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主;记叙文《母亲的心》以考查学生语句赏析、情感把握等方面的能力为主;议论文《不动笔墨不读书》则以考查学生的概括、判断、分析能力为主。没有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
今年作文继续采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二选一的形式设题,市区卷题目“让我心存感激的人”均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材料作文也能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为他们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提供了合理的平台。
整套试卷向我们传递: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关注生活,就能学好语文。
数学 梯度平缓难易适中
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总体上与去年中考试题难度相当,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试题源于教材,紧扣双基,贴近生活,注重方法,突出能力,起步容易,梯度平缓,难易适中,从试卷整体设计上可以看出,雄厚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良好的习惯、严谨的思维、周密的推理和规范的书写是考生获取高分的必备要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试卷中的前19个题,侧重基础,文字量少,基本没有设置阻碍,能使考生很轻松地进入考试状态,20题稍难,过了这个难关之后,21题至26题又趋于平缓,其次,27题、28题两道综合题,有恰当的区分度,另外,题型稍作调整,第10题由函数图像题调整为求函数解析式题,双解题由19题调整到16题从而降低了此类型题的难度,28题由3问变为2问,这些调整与市摸贯彻精神保持一致,试题依据新课标和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避免复杂计算,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强化学生用熟悉的常用方法在解决试题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数学主干知识考查全面,实际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综合题的创设有层次、讲人文,没有偏题、怪题,无繁难计算,整套试题的创编对指导数学教学和中考选拔很有益处。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如1 至18题、21至26题等都是教材的原题或简单的变形,充分体现中考试题的基础性。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如10、24、25、26等题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生活紧密相连,情境设置多为社会热点和学生日常生活问题,充分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新课标的考查。
试题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今年的考题充分体现了方程、函数、建模、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化归、数学建模等多种思想方法。
试题对学生数感、变量、符号感、空间观念、逻辑推理、猜想验证等能力考查较为全面。如8题平移变换,19题图形的旋转变换等。
27题、28题两道综合题是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知识整合、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思维含量,试题有利于学生充分舒展自己的灵性。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了对数形结合、转化、方程和函数,分类讨论等诸多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全面考查。
英语 能力立意稳中求变
2012年中考命题精神,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语言知识运用和语言综合运用考查。
试题测试主体继续由语言表面结构转向语言内在涵义和语言具体应用,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切实体现了“注重基础、能力立意、提升素质、稳中求变”的市中考命题原则,命题依据、考试形式和结构不变;试题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调基础、强调交际、强调语篇、强调能力同时强调实际应用,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一卷重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如单选突出语境化设计,灵活,覆盖面广;21题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一改以往对冠词的考查;22题语境涉及我们一直关注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丽;33题关注东西方文化差异——小费;完型填空在检测逻辑推理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阅读理解内容丰富,涉及我们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热点网站知识以及学科交叉知识。
二卷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阅读侧重学习策略的渗透——新单词的学习;阅读表达A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内容为载体。阅读表达B灵活且新颖,以明信片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经历。书面表达考查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在语篇层次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本次命题就“中学生该不该在写作业时听音乐”这一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展开,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关注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
本次命题突出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保持语言材料及其题材与时俱进的特质,同时关注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试题紧贴教材,起点不高,坡度适宜,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话题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全面、科学、准确地考查了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物理 与往年相比试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哈市中考物理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教材为核心,立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整体平稳,稳中有变,试题结构合理,题量适当,试题梯度设置合理,无“偏难怪”题,难度与前两年相比有所降低。
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物理实验和方法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广而不偏。试题重视探究过程、突出核心实验考查,将常规的素材考出新意。注重实验,再现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探究试题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核心内容,都是由命题老师对教材不同部分知识重组、整合而成的。考查的角度也各有侧重。50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让学生从器材的摆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认知入手,对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试题的层次性。51题探究“定、动滑轮做功”的实验,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52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则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验考查学生评价、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实验题体现了试卷的梯度性,通过所考查的内容将学生化分为不同的能力层次,也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总之,本套试题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立足课标,有所创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应该夯实基本功,树立实验分析和表达意识,培养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化学 试题设计新颖有创意
化学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尊重教材,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实验能力考查、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试题内容科学,问法明确,难度和区分度设置合理,与市调研考试比较变化不大。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有时代感。综合计算题是以联合制碱法为背景考察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环境简答是以阶梯电价为背景考察学生对节能减排的理解和认识。试题注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在一定情境下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通过问法的一些改变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些非选择题上通过一些问法小的改变,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加了试题的区分性。比如微观简答让画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比较分析题,是以实验为素材,让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分类比较,计算题变原来考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
理化综合题有一定难度,是本套试卷中容易丢分的一道试题。试题是以稀盐酸和金属锌反应制氢气的实验为素材,考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预期和描述。以及用压强,物质的化学性质等解释实验现象。既考察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对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表达的完整性进行了考察。
科学探究题设计巧妙,回避了学生一直担心的微溶物质。以三种常见的盐为素材,考察了学生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与运用,考察了学生对实验结论的表达和评价。
整套试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既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又能体现选拔及检验毕业生学业水平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