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立足基础 突出重点 没有难偏怪题
朱亚军风华中学九年级数学组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
纵观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题型、题量,与去年中考相比没有大的改变,试题难度也与去年相当。知识点覆盖面广,试题立足基础,突出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学习潜能。整套试题没有“偏、难、怪”的题目。
突出数学基础的考查。如在初中数学中函数处于重要地位,试卷第7、8、10、12、24、27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初中学习的所有函数类型;三角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试卷第5、9、16、19、20、22、23、24、27、28题从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解三角形等多个角度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考查。
考查数学能力,重视数学思维。如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的考查能够很好的评估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试题层次分明,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两道压轴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是压轴题,但试题的入口较宽,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适当的台阶,有效保证了试卷的区分度。
试题关注生活,表达简洁、人文。24题中二次函数求最值,试卷中直接给出了求最值的公式,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记忆负担。整套试题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即使是两道压轴题,也没有过度繁杂的推理与计算。评分标准能够结合学生实际给出常见的两三种解法,充满人文性。
试题内容多数源于教材的例习题及变式,解决方法立足教学中的通性通法,这种考查方式能够引导教师教学应该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试题显现了“反对题海战术”,有利于一线教师踏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
信息量大 覆盖面广
孙青云风华中学英语教师初四英语组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
今年的英语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对英语学科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综合考查,试题围绕新课标的要求,紧扣时代气息,和生活紧密相连,突出了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异域文化跃然纸上。
整套试卷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情境中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英语的听、读、写、交际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以充分展现。从试卷的难易程度上看,简单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为5:3:2. 3.从试题构成上看,听力题考察对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单项选择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运用,即词汇,语法,生活常识,文化常识,单词重音等。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是对语篇的理解,对文章的语意的深层次的理解。
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如22题以张丽莉老师为话题切入,让学生紧随时代,感受和感动于什么是“最美”。31题将“博客”引入定语从句;76-80以伦敦奥运会引入交际话题;而作文为辩题式议论文,中学生该不该在写作业时听音乐?这一话题具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论。
试题更注意细节,制定合理计划的重要性。并将情感励志融入其中,阅读56-60让我们感悟“学会宽容和有礼貌,我们会比他人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成功。态度养成积极向上。36-45完形填空考察中,说明如何面对失败从而实现梦想。34和83等题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66-70任务阅读让学生慎重“布局谋篇” 。总之,试题紧贴教材,符合新课标要求,全面考核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化学
考查知识技能、
科学探究能力
李亚娟风华中学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05年参与黑龙江省中考命题工作省级命题教师省兼职教研员市学科带头人
今年中考化学题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既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试题以课程标准中五大主题为主线,在考查学生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考查学生可持续发展应具有的基本科学素质。分别考察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如1-4、11、 32题等)、信息处理能力(如6、8、10、13、29、30题等)、总结归纳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如14、31、32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7、12、28、37题等)逻辑推理能力(如36题)、创新迁移能力(如34题)等。
真正体现化学即生活,化学源于生活,学习生活中化学的理念。如将哈尔滨的特产“大列巴”和酒糖引入试题,以生活中常见物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营养物质和化学肥料理解与应用。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及能力的发展。如第32题:一道实验综合题,它考查了学生的气体制取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本题对于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在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
本试卷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考查上作出两点尝试。首先是试题设计真实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如第36题为一道实验探究题。以学生已有知识问题创设了真实的探究情景,既为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能力发挥创设空间,又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作出了导向。另外试题中有关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杜绝了具体的概念原理的简单识记的考查,而是着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理论的建立过程。如第30题试题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这一问题时研究和思考的过程。淡化了纯理论的学科性知识,而赋予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引导。
试题注重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同时也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联系”的理念。如第29、34题融合物理知识;15、37题融合数学知识。
数学
科学性和人文性并重
实用性和趣味性共存
张晶哈尔滨风华中学九年语文备课组长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学生们普遍反映,试题难度不大,变化不多,和考试之前的要求和平时的教学比较一致,能够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性和人文性并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共存。
涉及的知识点的分布均匀,知识面广,有利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试题有区分度,基础题较简单,如积累与运用部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中需要识记的基础知识,较容易让学生得分。中档题比较灵活,如说明文阅读的11、12、14题关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重点考察信息筛选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这些题学生要动动脑才能拿到分数;较难的题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而言记叙文阅读的16-18题能够让阅读能力强,表达能力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
试题非常有坡度,前后互为联系,一脉相承。如16题,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这就为后面的几个题做好了铺垫,让学生能到相应的语段寻找答案,有助于让学生准确回答问题。再比如命题作文给出了生动的提示,帮助学生创设了情境,能够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比较容易的找到素材。材料作文给出了明确的角度,能够避免学生跑题。
命题注意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注重人文内涵。命题作文《让我心存感激的人》,意在发掘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另外这样的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人可写,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趣味性也是这套试题所关注的内容。说明文《植物聊天》很容易让学生感兴趣,难道在我们眼中那些只能被动等死的植物也会聊天吗?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也能够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轻松地读完语段,恰当地做出回答。
化学
注重考查
基础知识和技能
关春波风华中学校毕业班物理备课组长,市级骨干、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香坊区物理兼职教研员
今年中考物理是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考查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注重基础,有利于选拔,同时对教师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按课程目标罗列的知识点,试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约100个,知识覆盖率约80以上。按能力考查等级分类,A级知道级水平的约占40分,B级理解级水平的约占18分,C级理解级水平的约占12分,符合这样的知识难易程度分配的比例原则。
试题取材于身边,贴近生活的实例,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如第17-19题、38、42、45、53题等。同时试题取材于教材熟悉的背景和情景,例如20-23题等。另外还突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全卷设计到实验与实验探究的题约占7个,占32分,测试的内容包括:探究方法的分析( 41 、50题等);图像与数据处理的考查( 40、51、52题等),探究过程的分析(26、 51、52题)等等。
考试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一是教师要注重“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从自然现象中寻找物理知识,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有机结合的思想。二是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开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要只在纸面上进行,而要真正落到实处,教师也要经历探究过程,在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构建相关的物理知识,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