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教师在认真打分。
东北网7月3日讯 2日,记者从哈市招生办了解到,目前哈市中考试卷正在紧张批阅中,来自哈市8区10县(市)的550名阅卷教师参与了此次试卷评阅工作,预计阅卷将于10日结束。经成绩复核后,将于15日左右公布成绩。21日起,开始省重点第一批次的录取工作,30日前哈市省重点高中完成录取工作。
今年已是哈市实行网上阅卷的第3年,试卷如何批阅,如何保证阅卷不出差错……2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对哈市中考试卷阅卷现场进行实地探访。
武警把门实名刷卡进阅卷点
11时许,记者来到哈市第二职业高中,这是哈市唯一的中考评卷点。为保证评卷工作的保密性,教学楼前没有张贴评卷点的标志。
记者随哈市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到4楼评卷点,刚一进门就被武警拦住,提示记者要刷卡确认身份后方可进入。记者看到,两名武警身旁的桌子上各放了一个刷卡器。此时,记者和所有工作人员手机的信号已被屏蔽。
在4楼评卷点,记者看到11个评卷教室门口旁,分别贴着语文、数学等学科组标志,每间评卷教室前面都坐着一名技术组工作人员和一位题长。教师在进入评卷教室前,还要经过工作人员的严格检查。“评卷教师进入评卷教室前,要保证手机关机,U盘、移动硬盘、照相机等都不能带进教室,而且整个评卷过程中都不能接打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2012年哈市中考试卷总顾问、哈市教育研究院初中教研部主任岗田介绍,6月30日上午,统一对阅卷教师进行了培训,强调阅卷要求及网上阅卷程序,并进行学科培训,各学科还组织本学科评卷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评分标准和细则”,在试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评卷教师尽快吃透评分标准,掌握细则。
为防止阅卷教师用数码设备摄像、拍照、复制、下载学生答卷、数据信息等,除了定点的武警安保人员外,在楼道内会有监督组巡视人员在楼道巡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启动服务器需3人同时输入密码
网络数据中心是整个评卷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场所有阅卷教师都采用实名制登录网评系统。每名教师打开计算机时,需要输入密码实名登录。今年网上阅卷服务器的密码掌握在密码组的3个人手中,每人掌握4位密码,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密码是什么,要启动服务器必须3人同时在场输入密码。
各学科都设有顾问组,负责试题评分标准的把握和评卷质量。每个学科又分成若干个题组,每个题组设有题长,负责本组的阅卷质量、进度等。
作文采用双评模式
分差超5分需仲裁
在每个评卷现场内,除了敲击键盘发出的“啪啪”声,几乎没有其他声响。评卷现场更像考场,安静、有序。巡视教师在教室外来回走动,并不时在评卷教室内走动查看。
记者走进英语科目的阅卷现场看到,一位教师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考生英语作文答题卷的扫描切割图片。评卷教师按扫描图片呈现出的答题情况,进行认真细致地评阅。
记者看到,在电脑评卷系统中,考生答题卷被扫描成图片分割后,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在系统内,评卷教师评卷只能通过电脑显示的单个试题扫描图片进行。整个评卷过程中,评卷教师不知道自己所评阅的试卷是哪一个考生的答题卷。
“这些教师教学水平较高,对考生答题情况的把握度较好。”岗主任说,各学科阅卷教师把每道题学生的不同解法和答法都摸得清清楚楚,并做了逐一研究。各学科把每道题根据同一标准一评到底,杜绝“前严后松”,“前松后严”现象。而且除语文和英语的作文外,其他学科都确保零分差,即两名教师背对背批同一份试卷的同一道题,如果两人给的分差值为零,那么这个分数有效,如果两人给的分差值不为零,计算机将自动将这张试卷送到这道题仲裁教师的电脑重评。
每年中考评卷中,语文、英语的作文评卷打分都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公正、客观给作文卷评分,每份作文均采用双评模式,即一篇语文作文由两位评卷教师分别打分,两人分差在规定5分之内,取两人平均分;如两人分差超过规定的5分,计算机将自动送到仲裁教师的电脑中,英语作文也如此,两篇作文规定分差为1分和3分。
15日可上网查分
岗主任介绍,在成绩正式公布前,任何人都无法查到考生成绩,即使评卷教师,也无法看到任何一张已评分答题卷的总成绩。
评卷教师在评阅试卷过程中,最多只能看到单个分割的题目成绩。只有在7月10日整个阅卷结束后,再在全封闭状态合成考生成绩。经多次复核考生成绩和基本信息后,考生单科成绩才能最终出现。预计15日左右,考生可登录哈尔滨教育行政网查询中考成绩。21日起,将开始省重点第一批次的录取工作,30日前哈市省重点高中完成录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