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9日讯 上半年,牡丹江市地税局克服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减收因素,采取各种措施组织收入,使牡丹江市地方税费收入在上年同期高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截至6月30日,全市地方税费收入(不含绥芬河市)累计完成353899万元,同比增长12.6%,增收3958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1891万元,同比增长8.6%,增收21490万元。
针对减收因素,市地税部门从加强税源管理入手增加收入。一是加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两业”税收管理--全面落实“两业”管理模式,强化软件应用和协同管理,认真开展存量房评估工作。上半年,共组织“两业”税收119634万元,同比增长17.2%,增收17528万元。二是加强契税和耕地占用税“两税”管理。该部门研究开发房地产业税收一体化平台系统,有效解决房产交易环节税收缺乏有效监控,“先税后证”制度难以有效落实问题,共组织“两税”收入43526万元,同比增长71%,增收18076万元。另外,该部门还扩大重点税源监管范围,将重点税源监控户数从427户扩大到470户,重点税源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4.1%,不断提高重点税源的税收贡献率。
与此同时,该部门还按照推进社保费属地化管理加强了社保征收力度。年初以来,地税部门统一税费登记管理、征收模式和核算办法,将社保费管理作为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同步实施税费稽查,实现了税费同征、同管、同查。上半年,共组织社保费收入63817万元,同比增长31.6%,增收15340万元。
在组织收入的同时,市地税局还实施“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联动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市直重点税源组织开展税收检查。上半年,全系统共稽查查补入库税款10077万元,同比增长102.2%,增收5092万元;入库滞纳金、罚款1330万元,同比增长49.8%,增收442万元;同时还在全市确认欠税户3242户,回收欠税9798万元。
结合当前组织收入实际,地税部门加强自身制度建设,突破征管工作中薄弱环节,通过挖掘潜力促进税费收入增长。一是加强走逃企业管理,制定下发了逾期未申报税收征管工作流程,加强与工商、国税、银行等部门的配合,回收欠税2677万元。加强监督检查;二是制定《稽查检查监督管理办法》等8项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干部税收执法行为,防止发生“关系税”、“人情税”,最大限度实现税收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