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2日讯(记者 侯巍)在双鸭山,提起佘洪海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研究总结出煤矿安全生产“四五”工作法,带出了佘洪海“红色班组”,保持了连续27年无安全生产事故的突出成绩,在全国煤炭系统树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帜。现任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新安煤矿开拓区5502段班组长的佘洪海,1974年1月生, 2008年7月入党。2010年他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评为“全国煤矿优秀班组长”; 2012年4月获“感动中国十大矿工”荣誉称号。
打造“先锋团队”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班组负责人,他积极带领班组党员、积极学理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班组内的其他7名非党矿工先后被培养成党员,使这个仅有8人的班组成为采掘一线的“红色班组”、“先锋团队”。为打造过硬队伍,佘洪海充分利用矿里“多证多薪”政策以及开展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引领工友学技术、学业务。目前,班组8名员工均达到1人两证以上,其中2人持有三个岗位资格证、1人持有四个岗位资格证。
争做“创新先锋”
一直工作在掘进一线的佘洪海,深知安全对煤矿生产和矿工兄弟的重大意义。为撑起班组安全生产这片蓝天,他提出了“要想多挣钱,必须保安全”、“上班不违章,大家都沾光”、“一人平安,全家幸福”等通俗易懂的安全理念。通过对班组20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探索出闻名全国的班组安全生产“四五”工作法。一是班前教育“五步骤”。即:精神状态确认、安全知识灌输、典型案例分析、交代现场安全重点、进行安全宣誓承诺;二是生产现场“五必做”。即:现场安全确认、现场巡回检查、现场兑规作业、现场班中点评、现场收工会;三是安全效益“五挂钩”。即:采取员工收入与安全质量挂钩、与联保联责挂钩、与风险抵押金挂钩、与安全培训挂钩、与安全效果挂钩;四是提升能力“五举措”。即:用安全理念引导人、靠团队精神凝聚人、以亲情教育感染人、抓操作行为规范人、比素质技能提升人。“四五”工作法的提出,实现了从班前教育到班后收工全过程规范管理,确保了长周期安全生产。
勇当“创业典范”
2011年9月,为保证矿井整体接续,他所在的段队当月必须完成150米全岩大巷。他主动请缨,带领班组同志,天天早入井、晚升井,班组成员没有休过一个班,超额完成段队下达的进尺任务。2010年8月的一天,在小班施工-500工作面,突然遇到了大断层,断面坚硬,顶板松软,巷道支护艰难。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佘洪海没有丝毫退缩,带领班组同志坚持奋战在潮湿的掘进工作面,有时一连几个班不升井,其他小班工友三班倒,可是这个“红色”班组却是连轴转,饿了就吃一口班中餐垫饥,其他小班员工看了都心疼,劝说他们升井休一个班,可是这8名同志异口同声地说“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需要冲在最前线。”经过将近130天的艰苦奋战,“佘洪海班组”协同其他班组一起,冲出了断层,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从2000年至今,佘洪海班组工作面连续11年被省评为“精品示范面”。
争做“创优楷模”
佘洪海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党组织开展的各项安全活动中,他带头进行安全承诺和安全宣誓,戴标识、亮身份,保证自身不出现“三违”行为;随时对工作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制止班组工友的违章行为和纠正班组工友的不规范操作不留情面,有效杜绝违章行为发生。在险情面前,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2010年7月13日,他们段施工的-400主运道突然出现大面积冒顶,现场十分危险。他凭着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经验,组织小班成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排险,在最危险时刻他冲上去连续排险32个小时,直到险情处理完才升井。他常说:“我们班组不是8个人,而是包括家属在内的所有人,一家有难,大家要共同帮助。”2010年秋天,工友薛金国急于买房子结婚,可手头钱不够,整天为之苦恼,佘洪海在班前确认精神状态时发现他情绪不对,问知情况后,下了班和爱人一道将准备为岳父岳母看病的5000元钱送到了薛金国的家中。他还建立了工友生日档案,集体为工友过生日,使大家时刻感受到班组的关怀和温暖。在佘洪海的榜样示范带动下,党小组的凝聚力,班组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一个和谐友爱、团结奋进的坚强战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