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木兰小柳条编出 商品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07-12 11:01:5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雪菲 黄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为木兰的柳编制品。哈尔滨日报记者黄磊摄 

  东北网7月12日讯 树皮、树枝、草杆等农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在达河柳制品公司的工人手中,转眼就成为筐、篮、篓、环、叉五大类1700多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并出口到德国、意大利、荷兰、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外用户的喜爱。

  木兰县森工用地达112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3。近年来,木兰县以发展柳编制品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升级为重点,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关键,着力打造“木兰柳编”地域品牌,提升柳编产业竞争力。目前该县发展7家柳编总厂、110家分厂,季节性编工达4000人,柳编产业的发展也使木兰县被誉为“龙江柳编第一县”。去年柳编制品产值6000多万元,今年杞柳条面积已达到1万余亩,4000多名农民成了种柳专业户。

  据木兰达河柳制品公司负责人赵玉才介绍,从家庭作坊起家,该公司目前已拥有500多名员工、两家车间。公司每年都推出100多个新品种,产品从过去以单一杞柳为主原料向蒿、草、藤、桦、榛等多种原料领域迈进,去年该公司柳编制品销德国、荷兰、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4300多万元,创汇450万美元。

  大贵镇农民刘学文家的10多亩山边地,以前种植玉米,旱涝灾害频繁,一直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2000年刘文学开始种植杞柳,现在他不但盖起楼房,还买了车。

  “杞柳种上小康、柳条编来新房”,在木兰县像刘学文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杞柳亩产2000多斤,价格在每斤1.5元,成本则不足千元,每亩纯收入2000元。大贵镇宏大村的农民自从种上杞柳以来,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红砖房,农民年收入6000多元。作为木兰柳编基地的大贵镇,13个村都有杞柳种植,全镇杞柳种植面积6000多亩。目前,木兰县已形成大贵镇为中心,辐射其他乡镇杞柳种植基地超万亩。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