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留存光明延续大爱 80后父母捐病儿角膜感动冰城
2012-07-16 09:24:0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魏然 杨锐 姜雪松 张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优优妈妈轻抚着装有眼角膜的容器,仿佛在与孩子轻声细语。杨锐 摄

  东北网7月16日讯 昨天8时38分,在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大庆早产儿小优优带着父母的依恋,永远离开了仅仅生活63天的世界,但小优优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自己珍贵的“眼睛”。11时许,优优的眼角膜被取出,他也成为我省年龄最小的角膜捐献者。

  据医生介绍,8时38分,优优因支气管肺炎、心率不稳,被临床宣告死亡。优优的父母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拨通了省眼库的联系电话。10时30分,他们与省眼库签署了捐献协议。随后,夫妻俩相互搀扶着走进重症监护室,与孩子做最后的告别。11时07分,优优的眼角膜被取出放进特制的容器。他的父母在捐献者姓名一栏里,工整地写下优优的大名:苏铂霖。

  据省眼库工作人员岳超英介绍,由于早产发育不全,优优的角膜较软,不适合进行全层角膜移植,但可以进行板层移植,“修补”他人受损的角膜,待优优角膜送回眼库处理分析后,他们将立即寻找合适的配型者。

  优优父母决定在17日送优优最后一程,将优优的骨灰撒进松花江,让他长眠于美丽的松花江。

优优去世后,妈妈抱着优优不舍让优优离开。杨锐摄

  “他会重新看到这个世界,延续生命,留存光明。”昨天,来自大庆市的男婴优优在哈市儿童医院离世。令人感动的是,他为自己刚刚到来的世界留下一双稚嫩的眼角膜。


  决定“留下眼角膜,让他可以看到这个世界”

  昨日8时38分,早产84天的男婴优优离开了他依依不舍的亲人和世界,生命定格在63天。承受着巨大的丧子之痛,优优的父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捐献优优的眼角膜。

  优优的妈妈国女士和爸爸苏先生都是80后,结婚刚两年。优优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国女士在怀孕之初就有先兆性流产,虽然全力保胎,但优优还是比预产期提前84天出生。为了这个儿子,爸爸连续47天在夜里“不合眼”地看护孩子,妈妈的胳膊和臀部满是保胎的针眼。

  优优出生时体重只有1.35公斤,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困难。经查,优优因为早产患上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重症肺炎。

  优优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重症监护室,各种抢救治疗费用已经花费近15万元。“我们只求孩子健康,”国女士说,“好几次孩子病危的时候大家都劝我们放弃,但是我老公说,优优要是走了,即使再生一个也不是优优了。”

  7月1日,国女士和苏先生把优优送到哈尔滨抢救后,心里明白优优的病情不容乐观,但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12日,学医的优优妈妈从用药清单上得知孩子的生命将尽。优优妈妈和丈夫商量:“我们既然留不住孩子的生命,那就留下他的光明吧!”当晚,他们将捐出孩子眼角膜的决定短信通知了双方父母。父母用短信回复他们:“不管怎样,孩子来到世上也不白走一回,也算有点贡献。”

  14日,优优的生命体征已经越来越弱,多次出现无法呼吸的状况。夫妻俩恳求儿童医院的医生,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让优优的生命坚持到捐眼角膜那一刻。“优优是我们的天使,我们要让他的眼角膜留下,可以看到这个世界。”

  15日凌晨3时,优优又一次停止了呼吸。“当我以为这一次就要送他离开的时候,我轻唤他的名字,他却突然睁开了眼睛用小手抓住了我的手指。我的优优啊,你让妈妈怎么舍得你走啊?”国女士含泪诉说。

  从14日晚上到15日早晨,在生死边缘挣扎了近12个小时的优优,于8时38分呼吸心跳停止,告别了这个世界。“昨天晚上孩子眼睛一直睁得大大的,嘴张着,脑袋一会转向左边,一会转向右边,他也不想走啊。”国女士一句话没说完,已泪流满面,“本想喂他最后一次奶都没来得及。”

  告别“我想去看孩子最后一眼。”

  昨天8时50分,苏先生用颤抖的手拨通了黑龙江眼库的电话,当得到对方尽快赶到的答复后,他瞬间泪流满面。

  10时13分,黑龙江省眼库两名工作人员赶到巿儿童医院。看到他们,刚刚有些平静的国女士再次抽泣起来。

  依照惯例,眼库的医生还是要重申角膜捐献的事项,确定死者家属是否已经想好要捐献眼角膜。询问优优生前的身体状况以及确定角膜捐献所遵循的双盲条例,而这样的谈话对优优的父母来说,无疑又是一次煎熬。

  在医生准备为优优做手术时,国女士突然起身说:“我想去看孩子最后一眼。”

  10时30分,国女士和苏先生流着泪拉着手走向重症监护室,和优优做最后的告别。可刚走进重症监护室病房,国女士一下子抱住苏先生的脖子,两个人大哭起来,哭声很压抑,两个人越抱越紧。在场的一名女记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也哭了起来。最后还是国女士先松开胳膊,“别哭了,我们进去送送孩子吧。”

  10时35分,两人进入重症监护室病房。此时,已经长到2.5公斤的优优穿着姥姥给做的“黄马褂”,安静地躺在襁褓中。国女士轻轻抱起优优,泪如雨下,贴着脸不停地说:“优优,妈妈来看你了。”苏先生已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在一旁不停地流泪。


 

  手术捐赠者姓名栏写下优优的大名:苏铂霖

  10时43分,优优眼角膜捐赠手术开始,在场的媒体工作者非常默契地退出,操作间只留下进行手术操作的医生。

  11时12分,黑龙江省眼库工作人员岳超英手捧装有优优眼角膜的容器走出ICU病房。国女士和苏先生迅速起身围了过来。看着装着优优眼角膜的容器,国女士再次泪涌,先是抚摸,然后又隔着容器与优优的眼角膜贴了贴脸,转过头告诉岳超英:“一定要告诉那个孩子好好替优优活着。”优优爸爸眼里一直含着泪,他说:“我们希望优优可以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延续生命;同时可以帮助失明的儿童,将爱延续。虽然现在还不会考虑再要孩子,但我们会将优优的所有资料留存下来,给我们以后的孩子看,告诉他优优虽然只活了63天,却留下了爱的延续。”

  岳超英说,虽然手术进行时间比成人长了一倍,但很顺利,“我们还给优优做了美容”。她说,下一步回去先进行分析,然后把优优的眼角膜入库保存,找到合适受体就进行移植修补。

  据介绍,由于优优的角膜属于儿童角膜,并不适合成人移植,所以优优的角膜将被用于眼角膜破损患者的角膜修补手术中,将帮助更多人重见光明。

  据了解,黑龙江省眼库每年接受捐献的角膜有几十例,而像优优这样的捐献者却极为少见。他的短暂生命更像一次时空的“穿越”,以提前降临人间的方式为世界留下一份彻骨的爱。

  虽然小优优已经离开了,但他的角膜将给另外的生命带来光明,同样也会有另一双眼睛替小优优看他未曾见到过的美丽世界。这,同样是生命的延续。

  11时20分,工作人员准备返回眼库,岳超英拿出一份黑龙江省眼角膜捐献书让优优的父母签字。在捐赠者姓名栏目下,国女士用微微颤抖的手,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优优的大名:苏铂霖。

昨天10时,护士在ICU病房内为优优进行最后的梳妆。 杨锐 摄

  编后

  留存光明延续大爱

  从谢尚威的惊天一托,到张丽莉的舍身一推,再到高铁成的冲向火海,我们一次次被冰城人、龙江人的大爱所感动。昨天,随着一个仅有63天的小生命的离去,我们的心再一次颤动,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年轻的父母在生命中最悲痛的时刻作出的决定,散发出最夺目的人性光辉。他们替孩子捐献出的眼角膜,给别人留下光明,更让大爱在龙江这片热土上继续蔓延流淌。

  电视画面上看见孩子的小手不时抽搐,我们揪心,同样为人父母的我们和孩子父母一起感同身受,滴血流泪,多希望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带孩子逃脱死神的魔爪;看见孩子的父母含泪颤抖着在捐献登记表上签字,每一个字都写得那么沉重,我们感佩,深知在这个悲伤的时刻作出这个决定是多么不易;看见孩子的眼角膜被细心取下,将给别人带去光明,我们在心痛中又感到一丝欣慰,我们欣慰,孩子的生命将得以延续,爱心将不竭地传递,温暖和希望将留驻人间。

  小优优,我们还不知道,你的眼角膜将会捐献给哪个最需要它的人。我们知道,不久的将来,你纯洁无瑕的眼眸,会通过别人的眼睛,继续注视这个你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一眼的世界。

  这世界,有光明,有爱,很美。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