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500千伏前进输变电工程稳定投产
2012-07-17 15:24: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兵 马知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500千伏前进输变电工程日前落成并提前投产。作为地区重要的电源支持项目,该工程的落成使黑龙江电网向建三江地区电力输送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建三江垦区的用电紧张问题。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地域辽阔,素有“中华大粮仓”的美誉。近几年,随着建三江地区总体规划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地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自国家推行“旱改水、油改电”政策后,垦区原有薄弱的供电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特别是进入夏季灌溉期,热电厂夏季几无产出,风电厂又受自然条件限制发电量不稳,季节性缺电现象凸现,农业灌溉受到较大影响。

  【同期】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建设分公司工程部主任王锦:这个变电站的投运对建三江地区的整个供电结构是有一个很大的改善,我们在这建设期间有深刻的体验。整个我们住宿的宾馆,包括百姓的住户,包括饭店,经常停电,基本是每天都停。那么是电压不稳,包括春季水稻灌溉期,那么整个电压非常不稳,严重缺电。这个变电站上来之后对整个建三江地区的环网和电压、用电量、用电负荷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走进万亩良田,一望无际的碧绿令人心驰神往。头顶的电线与抽水灌溉装置昭示了电力系统建设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用。在田边,记者见到了二道河农场的农民李庆海,他告诉记者,从前电力供应不稳的时候,他家都是用柴油机发电。成本高不说,供电质量也难以保证。

  【同期】二道河农场农民李庆海:电力供应不上的时候你就得用柴油去抽,每年碰到这种情况心里就挺着急的,现在这个建成以后相信明年呢我们家水稻就能少一笔费用,一年能省个四五桶油。能省在40%左右吧。

  电力是产业发展的命脉,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为确保国家粮食战略不受动摇、支持黑龙江千亿粮食产能计划,建设者们克服了工程量大、工期紧、地域冬期长和施工条件艰苦等困难,确保了工程的按期投产。

  【同期】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佳木斯分部副主任姜长有:这地方吧白天亮得早,两三点钟就亮天了,一亮天我们的队伍就上来了。

  【同期】建三江电业局二道河供电局副局长杨春风:50万变电所投运之后对我农场的供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供电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没投运之前,我们农田灌溉实行的是分时供电,每天最多供电是12个小时。自从投运之后我们实行24小时供电。为农户节省了不少的投资,也为他们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再一个对居民生活用电,有了个很好的改善。以前用电磁炉、电视,电压不稳,来回波动。自从50万(变电所)投运之后,电压稳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据国家电网相关人员介绍,此次工程总投资6.8亿元,线路全长186公里。工程稳定投产后,建三江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将提升100%,达40万千瓦,可稳定保障建三江垦区及周边县市的用电安全,不仅对边防安全、吸引外商投资、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更确保了国家粮食宏观战略的实施。

  新华社记者陈兵、马知遥建三江报道。(完)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