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依法强拆震慑一方违建房主陆续自拆 代连屯开始自我消肿
2012-07-19 08:03:13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自拆违建房主刘良说,看着报道自己寝食难安。


违建房成片倒下

  生活报7月19日讯 在记者持续关注下,作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的团结镇拆违工作,成为哈市新一轮拆违风暴中的焦点。继《疯长的代连屯》和《消肿代连屯》两组集中报道见报后,哈市纪检部门介入调查违建重灾区代连屯的拆违工作,各职能部门加大拆违力度,代连屯开始持续消肿。17日、18日,在重压之下,代连屯20余户违建房主主动提出自行拆除违建,并与政府签订协议。18日,记者采访了7户违建房主,对违建户的建房与拆房心理进行了全面剖析。

  18日8时许,62岁的代连屯村民王彦正在自家违建房内忙着自拆。老王一边叹着气一边念叨:“这次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儿女们都在埋怨我,说我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去年秋天,得知代连屯要改造,王彦花了5万元在自家老宅上私接了94平方米的二层房。看到生活报的连续报道后,他终于憋不住劲儿,在儿女的劝说下主动来到小城镇建设指挥部,承诺自行拆除违建房。

  当日,记者从道外区团结镇小城镇建设指挥部了解到,迫于政府依法强拆的重压,违建严重的代连屯,终于进入了村民自拆违建阶段。“昨天到今天,代连屯共有26户居民主动与政府签订了自拆承诺书,已有3家开始自拆。这在以往拆建行动中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说明我们的坚决拆违行动对违建者触动极大,小城镇建设项目的落实已经透亮了。”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外来户疯狂违建扰乱村民心

  刘良今年56岁,祖辈都生活在代连屯。“得知屯子要进行改造,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要违建啊,老伴儿和儿子我们一家三口,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家的有照房能得到多少补偿,该要个多大的房子。”刘良说话时脸上写满了懊悔。“从前年秋天开始,就有外来户到村里买地皮,村民家房前屋后的空地都成了目标。看着人家建起一栋栋小楼,从去年开春,村民们也都动心了,纷纷在老宅上接楼,或在院里建房。那时我大姑娘要结婚,于是我就琢磨着私建一间房好能多要一套。”

  老刘决定违建时,代连屯已掀起违建风潮,左邻右舍都已大兴土木。那时,屯里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包工队”。“当时我拿出全部家底,又从银行贷款5万元,雇了一个‘包工队’开始建房子。那时屯里修违建房已明码实价,每平方米400元到500元。我家一共修了270平方米,他们包工包料要14万,但房子质量太差了,我家最终只给了十一万三。如今,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外来户违建扰乱了我们的心,想图点补偿反倒吃了大亏!”刘良的老伴说着说着就抹起了眼泪。

  村民不想再心慌慌地生活

  18日10时许,一辆大铲车驶入代连屯靠近四环路一侧,这里三四百平方米的违建房很快被夷为平地。在看热闹的村民中,59岁的刘长友神情有些悲伤。“屯里人都不容易,他们都被那些外来户忽悠了,十几万建起的房推倒了,对谁家来说都不是小损失啊。”

  看着外来户的大型违建房一批批被拆,很多村民也都准备报名自拆,他们都想尽量减少损失。其中就包括正在自拆的村民王彦。他家有10口人,早在3年前就都搬到市区住了。在一个市场卖钢材的王彦并不缺钱,可为了不被“落下”,也在老宅上接了二楼。“你们的报道,我们都收藏着,左邻右舍常在一起议论,大家心慌慌地生活,都觉着违建房子根本保不住。我现在回来住了,不为别的,就是自己拆房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埋怨我,你说我这图啥呢?自己拆吧,卖些材料还能减少点儿损失。”

  强力拆违震慑违建房主

  18日10时30分许,当由道外区行政执法、公安、公证等多部门组成的执法大军,来到一处拒不拆违的房屋前时,出现了令人错愕的一幕:违建房主看到执法人员要拆自家违建,先是指使家中几名妇女躺在地上装病耍泼,并拼命撕扯执法人员的衣裤,见毫无效果后,又指使一名男子挥舞着镰刀威胁抵抗。当看到执法人员们依然临危不乱,他们便彻底瘪茄子了,房主更是一个劲儿地表示三天内自行拆完违建。

  代连屯进入自拆期

  据道外区团结镇小城镇建设指挥部的负责人介绍,本报《疯长的代连屯》报道见报后,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区域的改造项目启动了行政问责,并组织多次大型拆违行动,本报《消肿代连屯》报道见报后,又责成纪检部门,对代连屯拆违工作进行了调查和督促。“团结镇国家小城镇建设项目上半年拆违量占道外区拆违总量的90%,占哈市拆违总量的20%。代连屯拆违已进入了自拆期,这个建设项目正在强力推进落实中,进入施工倒计时。”

  记者手记

  拆违,没有啃不下的骨头

  《疯长的代连屯》后续

  代连屯的拆违,触动了这座城市的又一根神经。在新一轮的关注报道后,我接到了多个讨论性质的电话。其中,一名执法者说,只要政府有决心,拆违就没有啃不下的骨头。一位市民则说,拆违有力度,啃坚硬的脊骨好使,那么啃柔韧的肋骨呢?他说的肋骨,当然指的是那些违建房子的普通村民。

  这次往代连屯走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些忐忑:村民们真的开始自拆了吗?这里面会不会有新的矛盾被激化?路过阿什河大桥,向上游一望,猛然发现香坊区幸福乡靠河寨村的多处临河违建已被拆得七零八落。一年前,我们也曾关注到那里,几经纠结后,在哈市这场拆违风暴中,它们终于归于尘土。想到靠河寨几个违建村民,禁不住又冒出这样的念头:不管是谁犯了错误,终究还是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的。

  我们都容易在攀比和效仿中犯错误,敢于面对由错误而来的惩罚,就会获得尊重。18日7时,在团结镇国家小城镇建设指挥部,早早地聚集了几十名执法人员。与两个月前相比,他们的脸上都泛着自信和沉稳的神情。这里召开了一个小会议,我听到了指挥者坚定的声音:相关负责人要关闭手机,一切按照航拍图来,多出来的建筑物全要拆,16户普通村民主动要求自拆违建,一定给予三天自拆时间,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

  我辗转找到了那些要求自拆的村民。在村民刘良的家中,我看到了《疯长的代连屯》和《消肿代连屯》两篇报道。从老刘的嘴里,我又知道了,那些善良朴实的村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焦虑。老刘的媳妇没啥文化,在她的心中,“人性化拆违”就是政府给了她家一个改错的机会,一个尽量让她家减少损失的机会。我又找到村民索长恩,他的想法更简单,“知错改过也许会痛苦一时,蒙混过关肯定会内疚一生。住自己该得的房子,屁股不疼。”

  我再随执法队伍进入拆违现场,看着大片拆掉的违建房,确信疯长的代连屯真的会消肿,而且消得干干净净。一位现场指挥对我说,你们第一次集中关注,哈尔滨市政府在这里启动了行政问责;你们第二次集中关注,哈市纪检部门开始进行调查和督促。这些关注和调查,让建设者和执法者们彻底放开了手脚。没有了各种关系带来的束缚和压力,本着尽量方便于民的原则,拆违真的也就没有啃不下的骨头了。

  在18日的拆违行动中,代连屯又有10户村民,选择了自拆违建房。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