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田间探访农大露地蔬菜——又吃到了当年那个味儿
2012-07-19 09:08:2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梁庚 贾杰 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讯 18日,带着对东北农业大学“放心菜”的好奇,15名黑龙江晨报的读者踏上了去往“北菜南运”基地的旅程。在这片大菜地里,市民“零距离”享受了安全、放心、绿色、健康的蔬菜。

  1 小南瓜成了大“明星”

  连日来,很多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想了解东北农业大学露地绿色蔬菜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18日10时,本报带领15位读者呼吸着双城市兰陵镇的新鲜空气,走进连片的露地种植区,一探露地绿色蔬菜的“来龙去脉”。

  报名前来的读者对菜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你们用化肥吗?”“这个菜怎么没有虫子?”带着大家参观的东北农业大学“北菜南运”蔬菜生产基地负责人刘在民老师给出了解答:“不用化肥,我们都用有机肥料。”据了解,像这样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大都采用生物杀虫方法,用的化肥也是经过发酵后再送到地里的,不会有有害物质残留。

  在南瓜地里,看着茂盛生长的南瓜,大家都舍不得走了。基地工作人员摘了一个南瓜给几位女士,哪知道这个南瓜竟成了“明星”,大家都纷纷上来合张影,“给我拍一下,放电脑上。”

  读者郭阳感叹说,大家都希望买安全菜,但是现在好多蔬菜都被曝出有激素,看到农大这种“放心菜”种植模式,真正感到吃这个菜可以很放心了。她还称,希望以后天天能吃到这里的蔬菜。

  2 黄瓜用手擦擦就能吃

  走在广阔的田间,一片绿意盎然,均匀分布的喷灌设备正向农田四下喷射着清水,饱满的菜秧挂满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秧上的果实反射着闪动的晶莹。“看,有些柿子都泛红了。”市民夏秀荣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起来,“这个是啥品种?”“那个是奶柿子,都快红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黄瓜不用洗,擦擦灰就能吃。”在特菜黄瓜区内,刘在民老师从黄瓜架上拧下来一根黄瓜,用袖子擦擦就吃了起来,他告诉大家这是从加拿大进口的白黄瓜,相中哪个黄瓜不要客气。于是大家纷纷找寻自己的目标,拧下一个,又把手伸向了下一个……在普通黄瓜地里,顶花带刺的鲜嫩旱黄瓜也一样泛着清香味,沁人心脾。“多少年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黄瓜了,仿佛回到了20年前下乡的农村。”

  香瓜种植区内,浓密的绿色秧苗在地上“休息”,市民翻开瓜叶发现,一些绿色的香瓜已经开始泛白。“这些香瓜有啥特点,啥时候能在市场上买到?”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学征老师说,这只是5亩示范区,种植的是农大自己研发的“东甜1001”新品种,其特点是开花到成熟只需30天,皮微厚、甜度高,在鸡西、大庆等地推广得不错,哈市只是在香坊区成高子镇的棚室有种植,在大地种植还是第一次,市民想尝到这种香瓜,还要等来年的大面积推广。不过,10多天后,欢迎这些读者来此品尝。

  王老师说,市民吃到的香瓜香甜可口,可在田间管理上农民却很辛苦。单从打叉环节来说就要几个工人从早干到晚,为保证香瓜生长的养分,每棵秧长出的多余分叉都要被掐掉,这些都是技术人员亲自动手完成,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


  3 这里的蔬菜吃着很放心

  前来参观的读者代表之一、绝缘材料厂工人吴强对“菜篮子”的关注度可不弱于任何家庭主妇。他告诉记者,他买菜很讲究。此行让他感受很深,“原来东北农大绿色蔬菜是从这样的地方种植和运送出来的”。

  在蔬菜分拣区,尖椒、茄子、豆角等蔬菜都被分装在不同区域,这些分装好的蔬菜即将被配送到超市及批发点。市民把白菜拿到手里一闻,辣椒掰开尝一尝,“就是多年以前那个味道,真是纯绿色食品”。刘在民老师介绍,这种尖椒属于微辣品种,既有辣椒的口感,又不至于太辣。旁边放着的白菜薄帮棵小,放在鼻子边能闻到一股子清香。市民夏秀荣撕下一片菜叶放在口中,连称“挺甜”,并希望在超市能多供应品种丰富的农大绿色蔬菜,对老百姓来说,安全放心的蔬菜就是最好的“菜篮子”。

  刘老师还说,这些白菜个头较小,没有农药和化肥,尽量采取自然的生长,保证了蔬菜的质量。今年春季旱情导致虫害较严重,基地主要采用了灭蚊灯这种物理杀虫手段,尽量减少农药使用,这些菜生吃也是非常安全的。

  4 “放心菜”进入百姓餐桌

  今年1月中旬,东北农业大学根据吉炳轩书记的指示,启动了“北菜南运”露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基地蔬菜已开花结果,上了哈市市民的餐桌,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中央红超市副总经理徐卫国说,农大露地蔬菜已进入超市10家店面,上市已有一周时间,销量在逐步递增,以黑大店为例,从每天销量500斤增加到了1000斤以上。市民从开始的了解到现在逐渐认可,足以说明这些蔬菜的品质是安全、可靠、放心的。很多消费者买回去尝一次,就找寻到了那种记忆中的味道,再加上宣传力度大,价格低廉,蔬菜的认可度迅速提高。

  徐卫国说,现在是“农超对接”活动以来,这个柜台最火爆的阶段,市民对农大绿色蔬菜是信任的、满意的。对商家来说,虽然是“零利润”销售,但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过些天,农大蔬菜瓜果品种还将有所增加,品种会更加丰富。

  在中央红超市黑大店,记者问一位正在购买黄瓜和茄子的陈女士,为何买农大基地蔬菜。她笑笑说,农大蔬菜的质量有保证,卖相又好,她很喜欢。

  5 市民呼唤更多绿色蔬菜

  闻着香、吃着放心,一份蔬菜质检报告摆在基地的醒目位置,农大技术人员告诉读者,检测报告显示,抽样的10类蔬菜产品全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维生素、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其中部分产品的农残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10倍以下。

  市民王英娥说,以前家里买的蔬菜吃之前,她都用盐水泡一下再下锅。此次基地之行,让她亲眼看到了放心蔬菜的安全性,希望这些安全放心的蔬菜,能以多种渠道进入百姓餐桌,让更多百姓吃到放心菜。

  市民孙莉等人希望,农大的绿色地产蔬菜种植面积能尽快扩大,这样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菜。他们同时也深信,不久的将来,我省安全放心蔬菜,不但可以满足哈市居民季节性需求,还能填补南方市场上蔬菜季节性短缺的缺口,占领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在吴强看来,这个蔬菜基地的技术人员都是农大园艺等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种田值得其他菜农借鉴,“有的农民种植很盲目,没有技术产品当然上不去。”只有周边菜农都使用无公害技术,大规模发展下去,菜价才会更便宜,才能给市民带来实惠。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