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7月19日讯 7月17日,全省县域项目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在绥化市召开。会议参观了绥化市兰西、肇东和大庆市肇州的县域项目园区建设现场。市委、市政府及肇东市、兰西县、安达市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副省长张建星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清文,副市长王国俊参加会议。
来自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地)政府(行署)主管领导和工信委负责同志、县(市)区县域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参观了兰西县的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哈三联生物制药项目、年产100万件亚麻针织服装加工项目、五方天雅亚麻产业园项目和肇东市润泽薯业加工项目、10万吨生活用纸项目、汇源果汁工业园、跃进纸箱包装项目等县域项目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绥化市特别是兰西县、肇东市以项目为重点建设产业园区经济的经验做法得到与会同志的称赞。
在参观现场,朱清文多次介绍了绥化市强力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战略、机制、措施,特别是以发展“五型经济”建设全省“五个一流”的创新思想战略所取得的成就,加快了“中心崛起”和富民强市目标,正在形成“六个跨越”的强势动力。这些经验做法和成绩得到了认可。
王国俊在会上作了题为《强化项目支撑激活县域活力促进市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经验介绍。
绥化市统筹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着力点、共享资源,放大优势,突出强产业,全力上项目,促进市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强化主体责任,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硬任务,把领导力量再分工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抓法,把分批集中开工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措施,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绥化市统筹优势资源,集约集群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经济,放大优势大力发展异地经济,壮大力量大力发展乡镇村经济,借助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圈经济,提升层次大力发展城市型城市群经济,健全了县域经济发展新机制,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做强了主导产业,坚持做大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坚持做活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做优品牌助推县域经济,构筑了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绥化市放大政策效应,打造政策环境增强集聚力,打造服务环境增强吸引力,打造用人环境增强发展力,打造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环境。2011年,全市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68个,总投资80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建设项目373个,总投资1029.7亿元,产业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
张建星在讲话时充分肯定了绥化以及肇东、兰西抓产业项目、推进县域项目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这些成就性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好评,值得在全省推广。
张建星指出,绥化市委发展“五型经济”的思想战略和推进举措,通过强力推进产业园区经济的有效实践证实了抓产业项目大有作为,从省市到县(市)甚至到乡镇到村屯抓产业项目大有作为,短时间发挥后发优势抓产业项目大有作为。绥化的条件和基础在全省不是最好的,和其他市(地)一样,也没有什么特殊优势,但市级、县级领导班子发现挖掘、利用放大优势抓项目抓园区,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全力强力抓项目抓园区,抓出了成效。继续一如既往地抓下去,就能实现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跨越。
张建星提出,县域经济是龙江跨越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核心力量,要突出抓住产业项目园区,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就能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项目园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特色定位、突出产业、跨越推进。抓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域项目园区建设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形成合力重点突破,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树立典型比学赶超,把握节点强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