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黎明湖成为伊春市一大景观。
黑龙江日报7月24日讯 12日晚,记者在伊春区南郡小区的黎明湖看到,附近的居民纷纷出来纳凉,三五成群,有的在露天观景台上闲聊,有的在观光小路上散步,还有的正坐在岸边休闲垂钓……怡人的景色不时留住过往行人的脚步。
昔日的黎明湖不堪回首,垃圾遍地,附近居民苦不堪言,人们戏称为伊春区的“龙须沟”。
黎明湖的改造是伊春区委、区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之一,也是这个区民生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伊春区委、区政府把解决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摆在首位,预拨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每年民生投入均占全年财政支出一半以上。
弃管楼有人管 百姓不闹心了
伊春区大胆创新,在设施陈旧、年久失修的“弃管小区”中,率先成立了物业公司。伊春区物业公司成立后,负责永红小区12栋弃管楼,接管后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永红小区由于物业弃管,曾一度垃圾无人管,设施无人修,草坪屡遭破坏,居民怨声载道。伊春区物业公司接收后,立即派专人进行管理,垃圾及时清走了,草坪植被恢复了,拥挤的道路加宽了,楼道粉刷了,玻璃干净了,保安人员不时的在小区内巡逻。
环境变了,治安好了,居民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辖区居民刘先生对记者说,以前物业管理不好,居民们意见很大,管理上不去,物业费也收不上来,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物业弃管。现在好了,有了物业公司,我们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有事大家共同商量。参照“永红模式”,其他弃管的399栋楼房,都在社区牵头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自己选择物业公司。
不出社区门 就能把病看
伊春区首先从社会保障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抓起,积极构筑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努力确保让居民病来无忧。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新建2个超千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1个超千平方米的卫生服务中心。对三所中心的原有设备进行资源整合后,投入430万元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了心电、彩超、放射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卫生服务必备的诊疗设备。各中心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防接种室、妇女儿童保健室、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治疗室、健康信息管理室等23个科室,真正把医疗卫生机构建在群众家门口,打造5分钟就医圈,群众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完善的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承担辖区15.8万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医疗服务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1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共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约3万人,电子档案2000人。
优先办教育 发展有后劲
伊春区优先发展教育,制定了符合区情的发展规划,健全教育教学考核体系和科学管理机制,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三年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建成多媒体教室128个、专用教室51个,创建省级标准化学校6所,使全区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中考升学率连续稳居全市第一位。
今年再次实施大动作,大手笔规划和建设第六中学新校区,计划投资6700万元,新建设一座占地3万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体育馆建筑面积2289平方米的现代化学校。建成后,该校将拥有标准化教室40个、各类实验室21个,将使第六中学跨入全省一类标准化学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