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25日讯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选派100名组工干部和100名35周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挂任党组织第一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截至6月底,“双百”干部协调各级共建、帮建单位先后投入帮扶资金、物资4760万元;全市9个县(市、区)共计1604.37万元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建成精品示范社区37个、达标社区74个,达标以上社区占总数的75.6%。
集中工作骨干,向薄弱环节投放力量。根据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结果,重点向200个问题较多、相对滞后的D级村、社区党组织派驻200名干部任第一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实现“后进”村的不足与选派干部的特长互补,攻克难点,夯实基础。为了保证“双百”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市委组织部专门开办了岗前培训班,设置了“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农村经济管理、做好信访工作和群众工作、加强社区建设”等7个专题讲座,还请了2位经验丰富、在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村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委员会书记介绍基层工作经验。
明确发展职责,找准基层建设的切入点。按照市委“落实执行年”的部署,“双百”干部以“抓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强基层、打基础”为主要任务,以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为手段,突出抓好“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强化农技推广,培育实用人才;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沟通联系,做好群众工作;强化党建指导,夯实组织基础”五方面工作,现已推进通村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畜牧示范基地项目12个,推广畜牧、农机、农技等实用技术31项;化解社会突出矛盾378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467个。
建立工作机制,培养求实务实作风。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牡丹江市“双百”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实施方案》、《牡丹江市关于加强“双百”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挂职干部守则》等,明确了挂职干部职责、工作纪律、福利待遇、补贴标准、管理考核等内容,要求挂职干部带着问题调查研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层工作时间不少于全年三分之一工作日。对扎根基层、业绩突出、考核优秀的挂职干部,正科级择优列为县处级后备干部,科员相应提职或提级,所有优秀的干部在竞争上岗时优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