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近七成森林火灾由雷暴引起 雷电天来早防护正当时
2012-07-25 13:03: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润天 程瑶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资料片

  黑龙江日报7月25日讯 月初,一场强雷雨天气让冰城上空接连出现巨大闪电。据统计,当天17时到22时,雷电击地119次。25日夜~26日夜,哈尔滨将迎来一次雷阵雨转中雨的天气。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哈尔滨已进入多雨期,容易发生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几日前的北京暴雨中,雷击致1人死亡。雷电危害再次被提上日程。

  认识雷电

  听不到不等于没打雷

  记者在省防雷中心了解到,一般情况下我省从4月份进入雷电频发期,一直持续到11月份,冬季也偶有发生。今年的雷电天气出现得更早,2月17日、18日,省防雷中心就已监测到雷电发生。防雷专家表示,“冬季的雷电因为听不到雷声,普通人很难察觉到,但这不等于没有雷电。”我国每年都有2000人因雷电伤亡,财产损失高达13亿元。

  我省的雷灾大都发生在森林或是农村等旷野地区,城市区域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雷灾则要追溯到1994年的哈尔滨,当时位于博物馆区域的省电力大厦遭遇雷击,导致全省电力调控系统瘫痪4小时。虽然我省不属于雷灾高发区,每年的雷暴日平均只有29.5天,但因为我省森林面积较大,近70%的森林火灾都由雷暴引起,因此对雷电监测预警十分重要。

  准确预报只能提前5分钟

  天气情况可以预报,雷电能够准确的预报么?防雷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尽管我国防雷技术的应用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对雷电的准确预报也只能提前5分钟发布。“雷电预警是通过监测大气磁场变化,依据用放电临界值、磁场变化等数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再结合实际的气象条件所作出的一种临界预报。因为天上的各种因素瞬息万变,所以我们只能做出提前5分钟的雷电预报。且目前仅提供给机场、通讯枢纽、电调中心、军事设施等重要部门。

  记者在该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建成了完善的省级闪电定位数据实时监控系统。覆盖全省的21个监测站点通过对雷达、卫星、闪电定位仪、闪电定位数据等资料的分析与整合,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各地雷电情况,并将全省闪电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等监测信息实时传输回监控中心。这个系统不仅能实现全省闪电定位、数据显示、实时监控、强闪报警等功能,还为雷击灾害事故鉴定、雷击风险评估提供了准确的资料。21个监测点中,有7个设在大兴安岭地区,以此减少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因雷击所遭受的损失。

  常识误读

  避雷针能避雷?

  对于雷电的防护,恐怕大多数人能想起的词就是“避雷针”。但是在省防雷中心记者却了解到,避雷针的真正作用不是“避雷”,而是“引雷”。

  防雷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避雷针”是百姓约定俗成的说法,容易让人理解为有了避雷针就可以避免遭到雷击,但避雷针的真正原理其实是“引雷上身”,提前把接近建筑物的雷云中的巨大电流引下来,通过一定的泄流通道将电流引向大地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不直接被电流击中。因此在国家2010年最新发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里,已经放弃了“避雷针”这一称呼,而以“接闪杆”代之。接闪杆与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以接闪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统称为接闪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装置共同组成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用以避免或减少闪电击中建筑物或其附近所造成的物理损害和人身伤亡。

  打雷不能用电器?

  “接闪器主要用于直击雷的防护,其作用是保护建筑物,这在木质建筑较多的年代非常重要,但对于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现代建筑来说,建筑物本身被雷电击中并无大碍,除非是雷电击中建筑物边角造成高空坠物会造成人员和财物损失。在现代真正需要防护的其实是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各种电器、电子设备造成的威胁。”防雷中心总工程师杨明告诉记者,雷电感应过程中高强度的感应电荷会在有线电视网络、通讯网络,电力输电网络等金属材料制成的线路网络中形成强大的瞬间高压电场,从而对用电设备高压放电,导致电器设备烧毁。尤其是对电视机、电脑等电子弱电设备破坏最为严重,同时高压感应电也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因此在现在建筑中,防雷是个系统工程,除了接闪器等外部防护外,还有进户系统避雷保护和等电位连接等重要的内部防护措施。

  杨明介绍,进户系统避雷保护主要是在供电系统等重要的入户线路系统安装能够对地短路的浪涌保护器,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耦合能量的瞬间浪涌致损设备。而等电位连接则是用可靠的接地系统、专门的金属导线和等电位连接器组成一个电位补偿系统,以实现保护系统所处区域内所有导电部件在遇到瞬间高压电流时能建立起一个等电位,防止电位差,从而实现无热无火。

  在很多人印象中,雷雨天必须关闭家用电器,但杨明却表示,这已是一个误区。“凡是2000年以后设计的建筑,都要根据三级分类达到国家强制的防雷设计标准,否则无法通过设计审核。因此可以说,2000年以后设计审核通过的建筑都能同时实现雷电的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遇到一般的雷雨天气时,建筑内部的电视、电脑等电器电子设备都可以正常使用,但太阳能热水器除外。”

  防雷支招

  室内避雷远离金属

  如何防止雷电天气带来的人身和财产伤害,专家列出了注意事项:

  1.雷雨天尽量留在室内,关好门窗,远离金属门,拔掉未做防雷保护电器的电源。

  2.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能够防雷的建筑物内,远离大树下、高楼旁、较大的金属物体或是电线杆。

  3.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4.移动过程中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尽量降低高度,缩小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切不可大步奔跑,以缩小跨步电压。不要把铁锹、雨伞等金属物体扛在肩上高于头顶,否则会增加雷击可能性。

  5.汽车内是良好的避雷所,金属车身可有效屏蔽雷电。躲入山洞可以避雷,但应并拢双脚,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接触洞壁、洞顶。在密林中应该选择与四周树木距离相等的地方,双脚并拢,蹲下身体。

  6.空旷地带没有遮蔽物时,最好找沟、谷、凹地等低洼地带压低身位或双脚并拢蹲下。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