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和他资助的孩子们。
东北网7月27日讯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无法选择,但自己的未来却能通过努力改变,你不要和同学比穿戴、比零花钱,要和他们比学习、比明天。”这是在与贫困孩子无数次的长途通话中,“90后”战士安迪最常说的一句。四年来,安迪每月都拿出一半津贴寄给希望工程,30余名孩子为此走进了课堂。
出生于1992年的安迪是阿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一名战士,他说话慢条斯理,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很多人不知道,这样一个内向安静的大男孩竟与30个贫困孩子的命运紧紧相连。
上初中时,安迪在报纸上看到一条穷困孩子上不起学的新闻,衣食无忧的他被震撼了,一个“帮忙”的想法油然而生。可手头零花钱不多,少年的他难以实现计划。2008年末,安迪应征入伍。发津贴的那天,他怀揣200多元津贴兴奋地跑到邮局,取出100元寄给了家乡大连市希望工程万邦志愿者服务队。
钱寄出后,安迪心里很矛盾,他想,别人捐款的数额很大,自己每个月只捐100元钱,人家能要吗,自己会不会被别人笑话?他给万邦志愿者服务队写了一封信说明想法。几天后,安迪收到了回信:“学雷锋献爱心不分多少,没有贵贱之分,一名小战士能有这份爱心本身就意义重大,万不可用捐钱多少来衡量善事的价值。”于是,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善举,安迪坚持了四年。
去年,安迪获得大连市希望工程贡献奖,并受聘大连市希望工程农民工子女学校辅导员。今年春节探亲时,安迪得知学校舞蹈班的几十个孩子因缺少舞鞋、扇子、手绢无法正常训练,他把准备给父母买过年礼物的600元钱捐给学校,孩子们又可以正常训练了。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住院后,他以“一名消防战士”的名义,给哈医大一院汇去200元钱;他带领阿城公安消防大队学雷锋小组,利用业余时间长期照顾孤寡老人,为老人收拾家务、寻医问药、包饺子,给老人的生活送去了无限快乐。
今年4月初,大连团市委给部队发函,邀请安迪参加大连首届“俊”青年颁奖典礼。部队领导才得知安迪这四年来的义举。颁奖当天,安迪结识了身患白血病的10岁女孩梁俊婕。他取出存折里的3000元钱塞到小俊婕的母亲手里,娘俩哭了。当时已停药9个月,病情稍稳定的小俊婕决定传承安迪哥哥的爱心,将这笔“巨款”转捐给父母重病、靠捡野菜卖钱的女孩张郛。
昨日,大连市希望工程“爱心大使”、原64集团军副政委李兆祥将军,大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志愿者和受安迪资助的孩子们,一同来到阿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给安迪及其所在部队送上了两面大大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