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27日讯 如今在七台河,群众出行不再难,出租车有了计价器,殡葬收费变低了,空气质量变好了……这些都是该市开展“最佳最差”公共服务项目及生活环境细节评比活动带来的变化。公共服务好不好,群众打分见分晓。此项评比活动如春风拂动,在当地引起广泛反响,这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针线活儿”被群众津津乐道。
活动由该市环境创建办“牵头”,委托国家统计局七台河调查队具体实施。参评单位包括所有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和市直、中省直单位、群团组织。评比内容包括各相关单位、各部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公共服务项目和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生活环境细节。问卷所列公共服务项目达到261项,生活细节155项,涉及到供水、供热、交通、环保、环卫、物业等具体民生问题。
2011年9月初至10月末,该市开展首次评比活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村屯、各类企业、城乡居民等各层面服务对象踊跃参与,发放调查问卷10类2600份,参与人数达3000人。根据不同内容确定特定调查对象,调查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保证了评比结果的客观公正。今年上半年的评比活动依据各单位、各部门公共服务部门职能,对测评项目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测评范围进一步扩大,测评内容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评比结果在当地媒体公布,公共服务项目测评“部门得分”排序、“项目得分”排序,生活环境细节测评“项目得分”排序、“对象得分”排序一目了然。
排序给各部门带来深深触动,随之而来的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群众意见建议成为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后工作任务的重要依据。很多人反映出行难、出租车乱收费,殡葬服务收费高,群众意见大,交通部门和民政部门在去年评比中排名靠后。随后,交通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优化公交网络布局,增加客运班次。投入2000万元购置50台新型公交车投入运营;投入资金300万元,给全市1000台出租车统一改色、更换车顶灯、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税控计价器。市民政局出台了“五取消”、“六下调”的惠民政策;对于烈士、老兵、五保户、特困户分别实行减免政策;提供各种档次的殡葬用品,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要求合理定价;对殡仪服务中心经营的鲜花进行最高限价;推出了低档墓穴;对殡葬礼仪协会会员收费标准进行限制,严禁会员借操办丧事之机巧立名目多收费。今年的评比,两部门的排序均得到提升。